《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在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本来就比较陌生,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对于主席所面临的艰难抉择理解起来更是困难,他们根本体会不到主席作为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的失子之痛。为了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感受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人的风采。我在课前专门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搜集毛岸英及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烈士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教学中我注重从文本中挖掘,让学生通过初读来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在细读中让学生动手划出描写主席心情的句子,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句子的含义,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在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写写等学习方法。通过读、议、写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掌握写人方法,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文中情景。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我在最后又专门安排了课外拓展:让学生展开想像,主席是如何渡过这个难眠之夜的,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出主席的那一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
从整堂课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深的,能从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悟到主席作为一个普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怜,一个伟大领袖所具有的博大的胸怀。为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虽然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读,但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