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尽管朴实无华,但对于学生来说,要透过一双手,体会出林业工人张迎善这位全凡之中的伟大,并产生敬佩之情实属不易。
围绕这几个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
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手的外形,说说这双手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二〉、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
(1)首先通过抓7个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句子,感受双手的坚硬粗糙,宽大以及伤痕累累。在这个环节中我要求
⑴找出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评注。
⑵说说在你的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可以用这是一双的手的句式来交流。重视了学生的自学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进而理解手的特点,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把握了课文的中心。他们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扎室,在无意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通过量我们手的大小,与和张迎善的手相同大小的图形直接接触对比,非常形象直观地体会到这是一双天下第一号大手。同
时,鼓励孩子把自己对这双手的体会用个性化的朗读表达出来,通过个别生读、想读的读、男女生互读、师范读生想象后再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
(2)通过学习8段,在学习中重点通过对每天载一千多棵树、手往土里得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等数字的体会,让孩子自己动手算出张迎善的手与土壤接触的次数是多么的频繁,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由衷地叹这是一双比钢铁还坚硬的手;还抓住26万,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这些给人深刻印象的数字,鼓励学生把这些抽象难懂的数字与我们熟悉的学校面积做对比,了解到张迎善造的这33垧林几乎相当于50个学校那么大;而他所改造的44。5垧迹地林和次生林,也就将近66个学校那么大。他所生产的1300立方米木材,放在我们的教学楼里,要盖450层!让学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这双手所创造的奇迹,此时此刻,学生面对这样一双手,对它的认识已经比上课之初深刻了许多,以你觉得这还是一双怎样的手?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重塑对这双手的情感建构,透过这双手感受到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
一双手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