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呱呱
第一期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ta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似乎。
译文
如同碧玉妆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不知道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中心思想
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②,处处闻啼鸟③。夜来风雨声④,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1], 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中习思想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中习思想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第二期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注释
(1)好雨:指春雨。
(2)乃:就,马上。
(3)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4)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译文
好雨仿佛知道季节的变化, 春天来临时就催发植物生长。
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
中
大嘴呱呱诗词解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