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在公安工作中,民警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证。但警务工作的突发性、危险性、应急性等特点,决定了民警必须承受比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多得多的心理压力。民警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而又疲惫的状态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民警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焦虑、易怒易燥、抑郁、精神沮丧等症状,这给警务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如冷硬横推、粗暴执法等,甚至还出现精神疾病、自杀或犯罪等极端行为。因此,对民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迫在眉睫。
一、警察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意义警察心理健康,是指警察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依据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可以这样定义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无任何明显的心理上的障碍或异常表现。
2、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与集体中的主流评价相一致。
3、保持稳定、乐观向上的情绪。
4、能保持统一的人格。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和需要、兴趣、动机等因素应与外显行为保持和谐统一。
5、良好的人际关系。
6、社会化良好。对周围社会能够很好的适应,掌握社会所公认的各种观念和行为方式。
7、控制能力强。从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看出,重视心理健康,对警察的心理、生理以及公安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心理健康可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民警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应激,这就要求民警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民警很好的处理各种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2、心理健康可以预防心身疾病的产生。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起因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等。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矫正不良的心理反应,积极发挥各种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有效的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
3、心理健康可以防止出现某些意外事件。民警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诱因,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出现意外事件。例如,当民警捉到犯罪嫌疑人后,多数犯罪嫌疑人都会想方设法否认罪行
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