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湾乡2015年年鉴
一、组织机构
郑桂平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丁丽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
郑桦党委副书记
王奇峰党委副书记(副县级)
王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周方党委委员(1月调离)
王新党委委员(1月任)
杨军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李锋:党委委员、政府副乡长(1月调离)
鲁俊勇:人大副主席(1月调离)
王永才:政府副乡长(1月调离)
二、概况
邓湾乡隶属于淮滨县,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南与潢川县隔河相望,北与信阜公路相连,“京九”铁路大桥穿境而过。总面积51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44个村民组,76个自然村,。主产小麦、水稻、花生、玉米,黄沙、木材资源十分丰富。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人民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改作风、促发展,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实现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全年生产总值达到50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98元。今年先后被省授予科普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示范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四无”乡镇和平安建设先进乡镇。
三、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我乡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件要事来抓,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典型带动的工作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健全机制,加强领导。及时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制定完善了工作奖惩制度,确保了此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二是宣传发动,形成合力。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进一步统一广大干群思想,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我乡出资36万元委托郑州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完成了邓湾乡总体规划(2013-2030),确定了我乡1个中心镇区,2个中心村的镇村体系,该规划已通过市专家组评审论证,现正在分步实施。四是多种渠道,注入资金。乡里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暂行办法》,建立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渠道投入方式。五是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经过认真研究和筛选,我们乡选择了基础好,群众建设愿望高的徐门社区,率先建设新社区,现已入住335户,又配套了超市、卫生室
、敬老院、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现成为全乡社区建设的一个示范点。目前,徐门社区建成350套,入住350户,邓湾社区建成500套,入住300户。
四、2014年开展的具体工作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3月27日,我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委的各项要求,在县派乡镇第七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乡领导班子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一学三促四抓”为抓手,聚焦“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乡机关干部共入户走访群众247户,个别访谈356人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800份,召开座谈会13次,收集意见建议128条。经过分析汇总共征求到涉及机关作风、经济建设、民生改善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四个大方面的意见20条。在此基础上,乡领导班子逐条梳理、深刻剖析自身“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和思想根源,逐项明确整改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公务接待费明显下降,文山会海得到整治,建立健全机关规章制度12条;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电力不足问题,乡已在小集排涝站新建临时35KV变电站一座;部分村庄“出行难”问题,
已备修邓湾村西循环路4公里,并自筹资金修通了芦集至邓湾主干道路30米;针对街道管理及卫生状况相关的问题,落实了垃圾日产日清制,增补垃圾箱30个,并对街区下水道疏通一遍,更换添置下水道盖板700块,更换已损毁路灯110多盏;针对街区路面破损问题,乡集资56万元对通河大道进行升级改造,铺油石路面近1公里;针对黄砂资源缺失管理,乡拟成立黄砂统一销售市场,统一管理,保证黄砂资源合理开采利用。
(二)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主线,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大力推广优质粮食种植。,占粮食种植面积的97%,,实现了“十连增”。成功试种了20亩的“太湖丸”糯稻,单产达1300斤。二是以种植和养殖为示范,积极推进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集中,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转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占龙茶叶专业合作社、健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
邓湾乡2015年年鉴.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