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157页)
[识记—基础梳理]
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人类繁衍生息于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往往能够成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1)能源资源、金属资源和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2)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能形成重要的工业区,如东营市。
(3)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海运的地区,往往也形成著名的工业区,如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往往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如美国硅谷、日本九州、德国南部。
[理解—要点突破]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
人类活动分布区
举例
人地关系
采集和狩猎阶段
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
依赖自然
农业社会阶段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尼罗河下流、印度河流域等农业文明发祥地
改造环境、驯化禽畜、栽种植物
工业社会阶段
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越(道路、航道、港口)的地区
德洋沿岸工业带
利用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
后工业化阶段
环境质量优越(原因:可提高产品质量
美国硅谷、日本九州、英国苏格兰、德国南部
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的地区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a b
( )
,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以联系图解读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2)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从时间上看
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从空间上看
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从产业结构上看
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从人地关系上看
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以人地矛盾最为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
考向2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图,完成3~5题。
,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
、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B—C —C—A
—A—B —A—C
[第3题,从图中找到初期阶段,观察三条曲线的变化,运用排除法即可判断第三产业下降;工业化起步多为资源型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初期阶段环境问题及人地矛盾不突出。第4题,成长阶段初期,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但是其产值是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最终趋势,并不是导致区域走向衰落的原因;在成长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生态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导致了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第5题,结合三角坐标图,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图中C点),成长阶段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图中A点),衰落阶段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图中B点)。]
考点二| 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158页)
锡恩:以人为本,不战而胜的新战略HR模式---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