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卢 l归: 本人所当交(I学位论文足(1 导川rli (l指导下,独缸进行研究 t 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1 1 己纤注明 I阳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 IJI .ffi:览贡献的个人罪 11集体,均己在文rll 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 rr 不包含任何求)JII I归刷沌归的其他个人l!X架休己经公开发炭的成果。
本rïn)J 的法作责任山本人原扭。
论文作者签名: 如叹373 d川),年 f 月 3n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1 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仪 JJ叫学校。学校卓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J F阅览、价|'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X 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必成*时,i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保密的论文在f脱掉;后!包遵守此热! )
论文作布特名:向品飞r 庐山年 r J 3 I才
';j Vrn 签名:飞ZJ\ 亏 内I 1年了月 5 LI
摘 要
西准噶尔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是研究中亚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关键的地区。该地区蛇绿混杂岩分布广泛,保存比较完整,主要包括唐巴勒、玛依勒、达尔布特、克拉玛依、巴尔雷克等多条蛇绿混杂岩带。本文对这些混杂岩带进行详细研究,并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资料,探讨西准噶尔古生代洋盆的性质、时限、洋盆演化过程及所伴随的构造-岩浆作用等。
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的 LA-ICP-MS 锆石年龄为 572±9Ma,属于埃迪卡拉纪,该年龄是准噶尔乃至北疆地区报道的最古老的蛇绿混杂岩年龄,表明该蛇绿混杂岩带中至少存在埃迪卡拉纪和志留纪两期的洋壳组分。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的枕状玄
武岩为碱性玄武岩,岩石具有高 T(i
TiO2=%~%)、高 F(e
FeOt=%~%)、
高 P(P2O5=%~%)及低 Mg(MgO=%~%),Th/Ta 比值相对较高
(Th/Ta=~),LREE 和 HREE 分异较为明显((La/Yb)N=~)等特征,这些特征与洋岛玄武岩类似,可能形成于大洋板内的大洋岛屿环境。其中的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不同于玄武岩,可能形成与俯冲有关的环境。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与 EMI 型洋岛玄武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浆源区可能为 EMI 型富集地幔。岩石成因与软流圈地幔关系密切,软流圈的上涌导致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大比例部分熔融,是岩石圈-软流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唐巴勒 SSZ-型蛇绿混杂岩时代应为寒武纪,其中玄武岩属于亚碱性拉斑系列, 地球化学性质显示明显的弧岩浆特征,是来自上地幔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源区至少发生了 2%~5%尖晶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其形成于岛弧或弧后盆地环境,结合前人研究认为在寒武-奥陶纪西准噶尔发生南向俯冲作用。
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带是西准噶尔最大的蛇绿混杂岩带之一,前人对其时代有不同认识,本文在辉长岩及玄武岩中获得 LA-ICP-MS 锆石 U-Pb 年龄分别为:391±6Ma, 368±11Ma 和 375±2Ma,确认时代为中-晚泥盆世。对其中最大的萨尔托海及苏鲁乔克两个混杂岩进行研究发现,玄武质岩石分为两类,一类为拉斑质,另一类为碱性系列。前者具有俯冲带岩浆特征,这些玄武质岩石源于 2%~5%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而后者地球化学特征与 OIB 玄武岩极为相似,没有明显的 Nb、Ta、Ti 负异常, 很可能与地幔热柱有关。源区组成可能为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并发生了 5%~ 10%的部分熔融。
i
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是近年科研和区域地质调查新发现的一条蛇绿混杂岩带,对
其中玄武岩及辉长岩进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分析,获得加权平均 206Pb/238U 年龄分别为 395±3Ma,387±8Ma,与达尔布特蛇绿构造混杂岩年龄基本一致。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中的辉长岩和玄武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前者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特别是具有 Nb、Ta 的负异常,显示与俯冲带相关信息,即可能形成于 SSZ 环境,而后者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没有明显的 Nb、Ta 的负异常,并和典型的 OIB 玄武岩类似,源区含有 2%~5%石榴石+3%尖晶石,显示与地幔柱相关的成因信息。
巴尔雷克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具有高 TiO2 和 Na2O,低 Al2O3 和 K2O 特征,REE 配分模式与洋岛玄武岩(OIB)类似,岩石成因与软流圈地幔关系密切,软流圈的上涌导致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大比例部分熔融,是岩石圈-软流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的大洋岛屿环境。
西准噶尔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构造地质学专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