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业绩的考核、评价
第十三章
第一节业绩评价理论概述
一、业绩评价的相关理论
1、委托—代理理论
2、激励理论
3、控制理论
4、企业管理理论
二、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演进
1. 观察性业绩评价阶段(19世纪以前)
在19世纪以前,企业的规模很小,产权关系简单,管理者以观察为主的评价完全可以满足管理的要求。
2. 统计性业绩评价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
管理中逐渐采用了一些统计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一般与财务会计无必然联系,只是带有统计性质的。
3. 财务性业绩评价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
企业逐渐向跨行业经营的大规模企业集团方向发展,于是一套基于会计、财务数据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出现。
4. 综合业绩评价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观察性业绩
评价阶段
(19世纪以前)
统计性业绩
评价阶段
(19世纪初
至20世纪初)
财务性业绩
评价阶段
(20世纪初
至20世纪
90年代)
综合业绩
评价阶段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演进
第二节业绩考核与评价
企业业绩考核和评价相关概念
企业业绩评价模式(财务指标、经济价值和企业战略模式)
企业分配激励制度
一、业绩评价
1、评价
评价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比照统一的标准,采取规定的方法,对事物做出判断的一种认识活动。
要素
目的、主体、对象、指标、标准、方法、结论
2、业绩评价
企业业绩评价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比照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方法,对企业价值实现进行判断的活动。
3、评价主体
业绩评价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两个层次:企业的所有者或其代表(董事会);企业上级管理层
选择的原则:
(1)评价主体必须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相关;
(2)评价主体的选择便于降低成本;
(3)要有监督的动机和能力。
4、评价客体
被评价的对象
两个层面:最高管理者和下级管理层(按管理要求设置)
5、评价目标
企业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投资收益率最大化、职工工资福利增长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债权人)
企业长期稳定包含的方面: (1)为股东提供回报; (2)关心企业职工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3)关心客户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有较高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4)保持对债权人的按期付款,不拖欠;(5)关系社区建设,注重社会贡献。
对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的原因是管理者的目标函数和企业的目标函数不一致
二、业绩评价指标
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指标是利润、投资报酬率(ROI)和权益报酬率(ROE)。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始终以会计基础的评价指标为主。会计数据最大的优点是易于获取。并且,由于会计数据要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因而具有可比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4.12 MB
  • 时间2018-05-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