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毒性中药的研究概况.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毒性中药的研究概况
中国传统医药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辉煌的成就,是个巨大的宝库,毒性中药是中医“治病攻邪”的常用药物。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中医中药的政策支持,中医药事业的空前发展,毒性中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少中医特别针对一些疑难杂症,合理选用一些毒性中药治疗,取得了独特的疗效。
鉴于此我们应当继承发扬毒性中药的治病优势,并加强其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开发出其解决当今世界医学难题的新途径,从而提升中医药的竞争力,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服务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就近年来对毒性中药的研究作一概述。
1 毒性中药的概念
在中药学中,“毒”或“有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毒性概念所谓广义的“毒”或“有毒”具体有二,一是指药物的总称,即指凡药均可谓之为“毒药”。药即“毒”,“毒”即药。如《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周礼·天官篇》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明代《类经·卷十二》云:“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
1 毒性中药的概念
二是指药物的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明代《类经·卷十四》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有这样的记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这是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把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等四类。
1 毒性中药的概念
《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就是根据药物的无毒有毒来分类,大体上是把攻病愈疾的药物称有毒,而可以久服补虚的药物看作无毒。有毒的药物用后多有强烈的医疗作用。可见在古代对于“毒”的概念,是广义的。故金代张子和说:“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明代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 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
1 毒性中药的概念
张氏之论述,进一步解释了毒药的广义含意,并阐明了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治偏也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临床医生每取其偏性,以祛除病邪,调节脏腑功能,从而纠正阴阳之盛衰,调整气血之紊乱,最终达到愈病蠲疾、强身健体之目的。
1 毒性中药的概念
狭义的毒性概念狭义毒性概念专指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随着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渐把毒药与无毒药相区分,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称“凡药物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唐《新修本草》和现行药典在部分药物性味之下标明的“大毒”、“有毒”和“小毒”,大多是指一些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的药物,而对一般药物不提是否有毒,即是此狭义的毒性概念。
1 毒性中药的概念
明代以后的本草著作中,对毒性中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将47味有毒中药列为专类。此时“毒”的含义就是指那些药性强烈,服后易产生毒副作用,甚至致死人命者。198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对毒性药物的定义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目前人们探讨中药的毒性一般是指狭义的毒性。
2 毒性中药的品种及分类
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纳入特殊管理的毒性中药28种,其中大多是生品。目前实施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是1988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至今没有修订。由于实施时间过长,监管部门及体制等已发生变化,仅对28种毒性中药进行特殊管理已不适应目前的形势和需要。具体体现一是对经过炮制仍具有一定毒性的中药未纳入特殊管理;二是除此之外,对临床上广泛使用,但使用不当会引起中毒的中药,也按一般药品管理。

毒性中药的研究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8
  • 文件大小311 KB
  • 时间20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