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历史科探究新知学案主备赵二明时间: 2012 年 9 月 28 日
学习内容:第9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过程(收获)
合作探究:采用同桌→小组→师生合作的形式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了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2、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这句话。
3、阅读分析: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且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适的两段文字(见课本42页)谈谈你对上述意见的看法。
达标练习:
(一)夯实基础
( )
A.《每周评论》 B.《中外纪闻》 C.《新青年》 D.《民报》
,是因为它大力提倡( )
、求富 、平等 、科学 、民权
( )
①李大钊②陈独秀⑨鲁迅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的是( )
①提倡民主②提倡新道德③提倡科学④提倡新文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方面成就较为显著的人是( )
学习目标: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自主学忆下列格内容。)
1、阅读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完成表一: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兴起
标志
代表
人物
旗帜
主要
阵地
基本
内容
前期:
后期:
积极
影响
局限
2、阅读课本41页人物图及小字内容,完成表二:
代表人物
作品
内容
教学反思(疑惑)
第 1 页第 2 页
(二)能力提升
6、识图题:看课本40页《青年杂志》图
(1)此图是谁在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创办的哪个杂志的封面?
(2)他后来又改名为什么?
(3)他的创刊有何作用?
(4)后来它成为什么运动的主要阵地?
7、材料分析。
材料:“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请回答:(1)此文选自谁的什么文章?
(2)作者热情颂扬的是什么?
(3)除此文章外,他还发表了什么文章?
(4)他在这篇文章中积极宣传的思想是什么?
(5)为了宣传这种思想他又怎么做的?
拓展延伸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一步步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各阶级、阶层是如何斗争的?列举出四次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代表人物(一位)、主要主张或口号。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谈谈你对近代化探索历程的认识。
2、对四次近代化探索联系和区别的理解:
(1)联系:都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中国近代化的努力。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而新文化
运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以后又一个层次的学习,即学习西
新文化运动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