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材
初三化学(上)
复习:开启化学之门
知识网络结构图
认识化学
研究内容
化学带给人类
方法—实验探究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组成结构:
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变化
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组成与结构
决定
性质
性质
决定
用途
1、科技发展
2、社会进步
3、环境问题
常用仪器
基本操作
解决地球正面临的问题
健康问题
能源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在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有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小麦磨成面粉。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镁带燃烧。
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事项
发光、发热的变化,有气体生成的变化、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测定
方法
由人的感觉或仪器测定。
只有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
举例
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
可燃性、热稳定性、氧化化性、还原性、化合、分解、酸碱性等。
实验探究:
1、由图说明操作中的错误:
A
B
C
D
E
F
2、镁条的燃烧与蜡烛的燃烧
实验
物理
性质
实验现象
(燃烧)
化学性质(写出应反方程式)
生成物的性质
镁条
蜡烛
回忆
点燃
点燃
银白色固体较硬、密度比水大。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2Mg+O2 = 2MgO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较软,密度比水小
能燃烧,发出黄红色火焰。
蜡烛+O2=H2O+CO2
有液珠产生
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区别?
猜一猜
某同学在用试管加热液体后,发现试管已经炸裂了,他在试验前检查试管是完好的,那么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试管外壁有水
1、没进行预热。
3、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4、用冷水冲洗烧得很热的试管
中考邮件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2、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铁生锈
B、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C、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D、镁带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
B
3、下列变化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
A、水的沸腾
B、胆矾的研碎
C、镁带燃烧
D、加热碱式碳酸铜
C、D
4、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描述中,最准确的是( )
A、一定会有沉淀产生
B、一定会发光发热
C、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
D、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
5、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铜生锈,蒸汽锅
开启化学之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