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
(90mmHg ) (60mmHg) ,并以头晕、头昏、心悸、乏力、脉弱为主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本病原因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继发性因孕妇之胎儿或腹腔和盆腔肿物的压迫,或某些麻醉药阻断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或大出血、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引起心收缩力减弱而心输出量减少所致;
原发性者病因不明,但多与静脉血回流减少、心排血量减少有关。临床表现,急性而严重者,由于血压急骤下降,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昏、面色苍白、心悸、出汗、恶心、脉搏摸不到等休克危象;慢性而较轻者,则有头晕头昏、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心悸、乏力、纳差、腰膝酸软、胸闷、嗜睡或少寐、脉弱、血压持续偏低等症。心电图、脑电图及血常规检查,多无异常,或有轻微改变。
1 .党参黄精治低血压
[方剂] 党参、黄精各30 克,炙甘草10 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顿服,每日l 剂。
[验证] 用上方治疗低血压症患者10 例,均获近期痊愈。其中贫血性低血压5 例,感染后低血压3 例,直立性低血压1 例,原因不明1 例。一般服药2--3 剂见效,如不治疗原发病则远期疗效欠佳。
2 .黄芪党参等治低血压
[方剂] 生黄茂、党参各20--30 克,白术、当归、柴胡各10--15 克,升麻10--12 克,枸杞子25--35 克,附子6--10 克,炙甘草5--8 克。
[加减] 若心烦失眠、健忘多梦者,加远志、夜交藤各10 克;若腰酸腿软者,加川续断、牛膝、杜仲各10--15 克;若全身疼痛者,加鸡血藤、川芎、威灵仙各10--12 克,细辛3 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1 剂,分2--3 次口服。1 周为l 个疗程。
[验证] 用本方治疗低血压患者69 例,其中显效者53 例(血压升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好转者12 例(血压上升接近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者4 例(治疗前后无变化)。一般服药1--2 周即可收效。
3 .黄芪官桂等治低血压
[方剂] 生黄茂、党参各15 克,黄精20 克,官桂8 克,大枣10 枚,生甘草6 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 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 次日服,每日l 剂。20 天为1 个疗程。可连服2--3 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
[验证] 用本方治疗低血压患者57 例,经用药1 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升至正常范围者20 例;连服2 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升至正常范围者35 例;2 。
4 .人参黄芪等治低血压
[方剂] 人参6 克(或党参15 克),黄芪、熟地黄、怀山药各25 克,山茱萸、枸杞子各20 克,牡丹皮、泽泻、麦门冬、伏苓、五味子各10 克,生甘草6 克。
[加减]临床应用本方时,可随证加减。若气虚明显者,黄芪可重用至4O--50 克;若血虚者,加全当归、何首鸟、鸡血藤各20--30 克;若头晕甚者,加野菊花、天麻、钩藤各
10--15 克;若腰膝酸痛者,加杜仲、狗脊、川续断各10--15 克;若阴虚火旺者,加川黄柏、知母、生地黄各8--12 克。
[制用法] 将一L 药水煎,征日l 剂,分3--4 次口服,半个月为l 个疗程。
[验证] 用本方治疗低血压患者55 例,经
中医传世秘方-低血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