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梦令课件.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荟萃中学徐志骏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古代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早先都是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因此做词又叫“填词”。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比如这首词的词牌
就叫“如梦令”。
【词人简介】
李清照(1084-1155)
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所做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她的作品被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词》。
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
ǒu

莲藕
我会念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沉醉:大醉。
兴尽:兴致尽了。
藕花:荷花。
争渡:这里指奋
力划船渡过。
滩:河滩。
【我会读】
常记:时常记起。
溪亭:小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将要下山。
沉醉:大醉。
归路:回来的路。
兴尽:兴致得到满足。
【解释】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译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读一读,说说从带点的词里,你体会到什么。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沉醉”表达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简析】

如梦令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905 KB
  • 时间2018-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