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目标
理解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
识记教师成长的含义、内容、途径
理解学生的本质、特点和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教育影响的构成
学会对教育诸因素进行分析
※对教师的本质认识
●教师的职业形象
*道德形象:“万世师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文化形象:“用知识在凡是有人的地方都盖起房屋的建筑师”“学富五车”
*个性形象: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
第一节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非职业化阶段:“长者为师”、“能者为师”、“学在官府”、“以吏为师”
*职业化阶段:东方的儒、墨“私学”;西方的希腊的智者派
*专门化阶段: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在兰斯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
*专业化阶段:“量”向“质”转化,教师的培养改由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承担。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古代教师的地位:尊师重教和贱师轻教两种倾向:
第一种情况: “大学(人)”之师、经师地位高:
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师者,治之本也;
天、地、君、亲、师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第二种情况:童子、蒙学之师地位低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清代画家郑板桥的《教馆诗》:
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饿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弟子结怨仇。
教师的职业角色是依据人们对教师的客观期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种种行为模式的反映。
一、社会义务义务
二、教学与管理(重点)管理
三、心理定向定向
四、自我实现
对教师的职业角色的定位
一、社会义务
*文化的传递者
* 知识的创新者
* 人力资源的开发者
* 家庭、学校、社会的协调者
二、教学与管理(重点)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三)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拓展者
(四)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现场看板管理推 行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