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台湾人力资源管理.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台湾人力资源管理
3
主要内容
B
C
D
E
A
4
2
台湾简介
台湾经济发展概述
台湾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1
聚焦中小企型业
5
总结与展望
一、台湾简介
台湾是一个多山的海岛。岛的中部和东半部大部分是海拔一千米至三千米的高山。在东半部高山地带,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山峰达六十二座,其中三千五百米以上的就有二十二座。在这样一个面积不太大的海岛上集中有这么多的高山,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中洋,西与福建相望,是一个总面积为三千六百零六万平方米的大岛;台湾共有两千两百多万人口,平均每平方米就有610人,它是全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民族以汉为主,约占全省的68%。他们的祖先大多是从福建或者广东迁移过去,一共分为10个少数民族,分别是: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高山族、鲁凯族、曹族、雅美族,还有赛夏族。
台湾本土文化以河洛人为代表的河洛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与外省人带来的新文化在台湾岛上共处融合。同时,还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岛文化。除此之外,由于台湾日治时期长达50年,加上欧美对台湾的深刻影响,台湾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欧美等地的文化特色。
以传统的农历作为基础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台湾属于国定纪念假日。也有不少深具台湾特色的民俗庆典,如每年一度的迎妈祖、元宵节、三峡祖师庙神猪比赛等。由于台湾庙宇香火鼎盛,因此由大陆流传而来的庙宇文化在台湾发扬光大,台湾的城隍,妈祖,关帝君等祭典活动成为台湾特殊文化。
年长民众盛行采信农民历,并依所载吉辰良时作为房子落成、新店开张,或婚丧喜庆等日常活动之准则,也会依其生肖冲卦作为婚姻参考。
原住民文化各族各有其特色,布农族文化为射耳祭(以箭射兽耳祷求猎获丰收)与小米祭、皮衣制作技巧、多音部合唱;邹族则是战祭、收获祭与揉皮技术;赛夏族每二年举办一次矮灵祭;达悟族的飞鱼祭;排湾族人的五年祭;鲁凯族的陶壶及琉璃珠制作、雕刻艺术;卑南族则为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锄草祭;阿美族的无半音五声音阶等。
二、台湾的经济发展概述 台湾经济发展历程
台湾经济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50多年来,通过进口替代、出口扩张、结构调整与自由化改革的发展轨迹,台湾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它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五点:
经济恢复
出口替代战略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自由化
不断更新的重大经济计划
二战末期,台湾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民党退台初期,由于政局动荡,人口剧增,物资短缺,物价上涨,经济形势严峻。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主要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加强外汇贸易管制及优先发展电力、肥料、纺织等民生工业,使台湾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与发展。
在台湾经济恢复与发展初期,土地改革与“美援”发挥了重要作用。台湾土地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土地改革第一步是进行“三七五减租”,即将原地主收取超过收获量50%%以下,其他附带租金一律取消。接着全面推行于1948年开始试行的“公地放领”政策,即将从日本人手里接收的公有耕地承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承租地价分十年还清。公地放领一直到1976年才结束,总计历年放领耕地约14万公顷,。
1953年1月,台湾当局公布《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开始实行“耕者有其田”的重大农地改革方案。地主按规定保留一小部分土地外,其余由当局征收,缴给现耕农承领。征收地主土地的地价,付给地主七成的土地实物债券,三成公营的农林、工矿、台泥与台纸四大公司股票。到1953年底,,约占地主原有耕地的30%,。整个土地改革历时10年,于1963年完成。这次土地改革,不仅缓和了农民与地主的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缓解了粮食供应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解除了台湾经济危机,而且将农村资本转移工商业,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1950年到1965年,美国向台湾提供的经济援助达15亿美元,差不多一年有1亿多美元,这对早期财政困难与出口外汇短缺的台湾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美国还对台湾提供了30亿美元的巨额军事援助,使国民党有可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经济建设,也间接地促进了台湾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台湾人力资源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888 KB
  • 时间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