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基本内容
(一)生理需求
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就是对生存的需求。人需要食物、饮料、住所、性、睡眠和氧气。一个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会首先要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得到满足,他就会无视或者掩盖其他的需求。
当然,生理需求是基本的,却不是人类惟一的需要。对人来说,较高层次的需要才是更重要的需要,才能给人持久而真正的快乐。
(二)安全需求
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获得了满足,接着就会出现一种新的需要,即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的直接含义是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引申的含义包括职业的稳定、一定的积蓄、社会的安定和等等。当这种需要未能获得相应的满足时,它就会对个体的行为起支配作用,使行为的目标统统指向安全。
(三)社会需求
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获得了满足以后,爱、感情和归属等的需要就会产生。处于这一需要阶层的人,把友爱看得非常重要,希望能够获得幸福美满的家庭,渴望得到一定的社会与团体的认同、接受,并与同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一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有这种需要的人会开始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即在自己的团体中求得一席之地。
(四)尊重需求
当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获得满足以后,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并支配人的生活。尊重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敬重,比如,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并能有所成就和建树,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获得一定的名誉和成绩。
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
尊重需要的满足,将产生自信、有价值、有能力等等感受;反之,这一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
(五)自我实现的需求
当上述所有需要都获得满足之后,人的需要就会进入到最高阶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归入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得自我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通俗点说,就是一个人想要变得越来越象人的本来摸样,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欲望。
二、理论总结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明人们究竟会重视那些目标,也说明了那些类型的行为将影响各种需求的满足,但是对为什么会产生需求涉及得很少。这些理论也指出,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且只要环境不妨碍这些较高层次的出现,这些需求就能激励大多数人。
马斯洛将需要分出了由低级到高级五种,并不是一个需要必须百分之百得到满足后,更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的全部基本需要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满足,一般人只需满足85%的生理需要,70%的安全需要,50%的爱的需要,40%的尊重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