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
前言
砖砌体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耐火性、保温隔热性,节能效果又好,且施工方便,工艺简单,是建筑工程中最普遍也最常用的施工结构。因此,如何保证砖砌体的施工质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材料准备及施工工艺
1、原材料
砌体、水泥、砂、掺合料、拉结钢筋、顶埋件、等原材料必须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砌筑砂浆
1)砂浆配合比应通过有资质的试验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同时满足稠度、分层度和抗压强度的要求。
2)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机械拌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加入粉煤灰或外加剂,搅拌不少于3min;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搅拌3,5min。
3)当砌筑材料为粗糙多孔且吸水较大的快料或在干热条件下砌筑时,应选用较大稠度值的砂浆;反之。应选用较小稠度值的砂浆。
4)。
5);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
3、操作工艺
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第一皮砖块的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工艺流程为:墙体放线、制备砂浆、砌体排列、铺砂浆、砌体就位、校正、砌筑镶砖、勒缝。
二、砖砌体结构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
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是影响砌体强度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的砌体,当荷载作用时,砖在砌体中与砂浆接触的几个局部面积上,集中承受上部传下来的荷载,使其处于受弯、受剪和局部受压的复杂受力状态。在工地检查中,采用
“百格网”法检查水平灰缝饱满度不低于80%可用。
2、砖浇水湿润程度不够
砖在砌筑前浇水湿润是一道不可少的工序。砖浇湿后,,并且增强了砖与砂浆的粘结,还能使砂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从而便于操作,有利于保证砌体的砂浆密实饱满。砖浇水湿润后的理想含水量为饱和含水率的2/3,约10%一15%。在工地检查中,以将砖砍断。其断面四周的饮水深度达到10~20mm即可。。严禁干砖上墙。
3、砖和砂浆的强度不能保证影响砖砌体的强度除有操作的因索外,主要取决于砖和砂浆的强度。因此对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墙体质量保证,首先要对砖和砂浆质量进行控制。近几年,有的工程在砖砌体施工前,对砖的强度不进行检验。砂浆不试配、不按配比配制。在发生事故后,才知道砖与砂浆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构造柱夹层、断开在七度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中,纵横墙交接处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构造柱周围的砖砌体需砌成马牙槎。有的工程构造柱不对正贯通,层与层之间相互错位,构造柱与砌体没有加设拉结筋;致使设置的构造柱不能起着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反而起着削弱作用。这种潜在的危险在遇有地震等外力的作用时,就会首先引起建筑物毁坏。
5
、组砌形式错误砖砌体一般多是受压的,因此要考虑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砌
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DOC 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