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民族风
授课教师:柳永岩
高中音乐鉴赏
内蒙古民歌
蒙古族民歌的体裁众多,其中以“长调”和“短调”最具代表性。
旋律悠长辽阔、节奏自由、尾音拖长,情绪热烈奔放。
旋律进行中多用大跳,旋律优美抒情。
演唱时声音洪亮饱满、多颤音及上滑音。
歌曲的伴奏多用马头琴为主,有是配有笛子和三弦等。
长调:长调歌曲多流行于内蒙古牧区。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伴奏以马头琴为主,有时配用笛子和三弦等。
短调:短调歌曲多流行于半农半牧区。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常用2/4、3/4、4/4拍。旋律进行多大跳。情感表现比较细腻。伴奏以四胡为主。
辽阔的草原
嘎达梅林
藏族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藏族音乐】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12、13世纪前后,即出现了论述藏族民族音乐的专著,如萨迦班达智·贡格坚赞的《论西藏音乐》等。寺庙中至今保存并使用藏族的古老图形乐谱——央移谱。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大类。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5类。卫藏、康、安多3大方言区的民间音乐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别,乐种亦不尽相同。宗教音乐包括诵经音乐、宗教仪式乐舞羌姆、寺院器乐;宫廷乐舞嘎尔只传于拉萨布达拉宫及日喀则扎什仑布寺。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居主要地位。央移谱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调等。
西藏民歌
藏族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
藏族民歌:山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调等。常用羽、徵、商、宫几种调式。
囊玛是藏族的一种传统歌舞,因在拉萨的布达拉宫的囊玛岗演出而得名。主要流传于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
伴奏乐器:竹笛、札木聂、扬琴、特琴、根卡、藏京胡、串铃等。
宗巴朗松
天路
姑娘我爱你
藏族服装
舞蹈
新疆
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
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有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维吾尔族舞蹈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的乐舞传统,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舞蹈艺术,广泛流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
维吾尔族民歌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器乐曲和包括歌、舞、乐、的大曲《木卡姆》五大类。
民歌分为: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习俗性歌曲四类。
民歌特点:可分为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习俗性歌曲。
维吾尔族民歌的歌词往往套用民歌旋律的民谣,唱词多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深刻。
维吾尔族主要代表性乐器:手鼓、弹布尔等。
达阪城的姑娘
独特的民族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