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资料看古代戎族的社会发展
西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Phiimophy-口dSodalSd∞∞)
2007年第4期
从考古资料看古代戎族的社会发展
杨惠玲
(固原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以陇山为中心的甘,宁两省区古代戎族社会区域内,发掘清理出了文化内涵相似,
"北方青铜文化"
看出当时戎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甘,宁两省区;古代戎族社会;青铜文化;考古
[中图分类号】O)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o1—5140(2007)04—0019一O5
春秋战国时期,在陇山以西,渭,泾两河流域及歧,梁山以北的广大区域内,生活着古史记载中的"西
戎八部",我载少而简
单,,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以陇山为中心的甘,宁两省
区古代戎族社会区域内发掘清理出了文化内涵相似,具有鲜明区域特征,与北方其他地区风格迥异的青
,创造这些灿烂文化遗存的人们共同体是当时活跃于这里的戎族,属于
戎族文化范畴.①本文借助考古资料,兼用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材料,探讨戎族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一
,戎族青铜器文化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以陇山为中心的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山区陆续发现与清理了多个春秋战国
时期的青铜文化分布地点,,这里的青铜
文化与"北方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鄂尔多斯青铜文化有诸多不同之处,
和其他考古文化相对应,又体现文化特征和地理属性,把分布于甘,宁两省区具有相似或相同文化内涵
的青铜文化暂称为"黄土高原青铜文化",l1J创造者为戎族,即为"戎族青铜文化."
(一)文化的发现和分布范围
,该地区先后发现与清理
了9个春秋战子乡1个地点,庆阳县什社乡,董志乡,赤城乡,
后官寨乡4个地点,镇原县庙渠乡,孟坝乡,太平乡3个地点,,在秦安县
①关于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文章:有钟侃,韩孔乐(宁夏南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许成,李进增(东周时期的戎狄青铜文化>;罗
丰(固原青铜文化初论>;马建军,任艾青(宁夏南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探述>;马建军(从考古发掘中探索春秋战国时期半环陇山的
戎族>等
[收稿日期】2007—04—17
【作者简介】杨惠玲(1966一),女,宁夏固原人,文博助理馆员,主要从事考古研究.
一
19—
发现两个地点,[3永登县榆树沟1个地点,[】在庆阳和平凉的个别地方还有发现.
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是戎族青铜文化分布与发现的又一个稠密区域,
世纪70年代开始,"北方系青铜器",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
计有40个左右文化分布地点被发掘清理,其中经过科学手段系统发掘规模较大,出土器物较多的分布
地点有:固原县杨郎乡马庄墓地,[5】彭堡乡于家庄墓地.[】零星发现与清理的地点有:固原县河川乡石
喇村1个,[7吕坪村1个,程儿山乡1个,[】南郊乡,西郊乡,,沙塘
乡,城郊乡,神林乡4个.[10西吉县新营乡1个.[n】彭阳县交岔乡1个地点0[12]除固原地区外,中宁县还
发掘清理了1个地点.[】盐池,灵武,中卫等地,
在甘,宁两省区的分布范围内,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居住生活着"西戎八部"
戎族主要活动于陇山以西至渭水以及泾河流域,歧,梁山以北,在泾河,渭河,清水河,
围大致是西起黄河,北至黄河,东达黄河,,绵诸戎居住生活在今甘肃天水
以东,清水县以南的地区,绲戎居住在今宁夏南部及临近地区,翟戎居住在今甘肃临洮及附近地区,季原戎
居住在今甘肃陇西县内,义渠戎活动在今陕,甘,宁交界的大片地区,乌氏戎居住在今甘肃平凉和宁夏南
部,朐衍戎在今宁夏盐池和陕西定边及附近区域,
落,如陇西的冀戎,
从考古资料看古代戎族的社会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