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土石坝
第六章水工建筑物
土石坝布置、设计基本要求及安全标准
土石坝筑坝材料选择与填筑标准
土石坝断面设计
土石坝坝体排水及构造设计
土石坝渗流及坝坡稳定计算
土石坝基础处理原则和主要方法
考试大纲
第一节土石坝
第一节土石坝
一、土石坝筑坝材料选择与填筑标准
( 一) 土石坝的筑坝材料选择
:
(1)具有或经过加工处理后具有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的工程性质,并具有长期稳定性。
(2)就地、就近取材,减少弃料,少占或不占农田,并优先考虑枢纽建筑物开挖料的利用。
(3)便于开采、运输和压实。
1)防渗土料
①渗透系数:均质坝不大于 1×10-4cm/s,心墙和斜墙不大于1×10-5cm/s。
②水溶盐含量含量不大于3%。
③有机质含量:均质坝不大于5%,心墙和斜墙不大于2%,超过此规定需进行论证。
④有较好的塑性和渗透稳定性。
⑤浸水与失水时体积变化小。
2)坝壳料
应具有比较高的强度。
要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
砂、砾石、卵石、漂石、碎石等无粘性土料以及料场开采的石料和开挖的石渣料,均可用作坝壳材料,但应根据其性质配置于坝壳的不同部位。均匀中、细砂及粉砂可用于中、低坝壳的干燥区,但地震区不宜采用。
3)反滤料、过渡层及排水体材料
反滤料、过渡层料及排水体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质地致密,抗水性和抗风化性能满足工程运用条件的要求;
②具有要求的级配;
③具有要求的透水性;
④%。
(二) 土石坝各种筑坝材料的填筑标准
①坝的级别、高度、坝型和坝的不同部位;
②土石料的压实特性和采用的压实机具;
③坝料的填筑干密度和含水率与力学性质的关系,以及设计对土石料力学性质的要求;
④土料的天然干密度、天然含水率,以及土料进行干燥或湿润处理的程度;
⑤当地气候条件对施工的影响;
⑥设计地震烈度及其他动荷载作用;
⑦坝基土的强度和压缩性;
⑧不同填筑标准对造价和施工难易程度的影响。
(1)含砾和不含砾的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1、2级坝和高坝的压实度应为98%~100%,3级中、低坝及3级以下的中坝压实度应为96%~98%。
(2)砂砾石和砂的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对于地震区,无粘性土压实要求,;~。
(3)堆石的填筑标准宜用孔隙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4)粘性土的施工填筑含水率应根据土料性质、填筑部位、气候条件和施工机械等情况,控制在最优含水率-2%~+3%偏差范围以内。
(三) 面板堆石坝各种筑坝材料的选择标准
(1)主堆石区宜采用硬岩堆石料或砂砾料填筑。枢纽建筑物开挖石料符合主堆石区或下游堆石区质量要求者,也可分别用于主堆石区或下游堆石区。
(2)下游堆石区在坝体底部下游水位以下部分,应采用能自由排水的、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石料填筑;下游水位以上部分,可以使用与主堆石区相同的材料。
(3)过渡区细石料要求级配连续,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0mm,压实后应具有低压缩性和高抗剪强度,并具有自由排水性能。
(4)高坝垫层料应具有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为80~100mm,粒径小于5mm的颗粒含量宜为30%~50%,%。压实后应具有内部渗透稳定性、低压缩性、高抗剪强度,并应具有良好的施工特性。
(5)混凝土面板上游铺盖区材料宜采用粉土、粉细砂、粉煤灰或其他材料。上游盖重区可以采用渣料。
(6)下游护坡可采用干砌块石,或由堆石体内选取超径大石,运至下游坡面,以大头向外的方式码放。
(7)坝体内如设置竖向和水平向排水体时,应选用耐风化的岩石或砾石,并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
(三) 面板堆石坝各种筑坝材料填筑标准 表6-1 堆石坝料填筑标准
料物或分区
孔隙率(%)
相对密度
垫层料
15~20
过渡层细堆石料
18~22
主堆石区堆石料
20~25
下游区堆石料
23~28
砂砾石料
~
6章水工建筑物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