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板栗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安徽省果树学省级重点学科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重点实验室
板栗原产我国,已有6000余年的栽培历史。
全国约有26个省(市、区)种植板栗,栽培面积(上世纪末),年产栗果35万吨左右,占世界产量50%左右,居第一位。
其中山东、湖北、河北、河南4省产量占全国50%以上。
除此外,产量超过1万吨
的省区还有安徽、辽宁、
广西和湖南。
一、栗类主要种类与品种
板栗属山毛榉科、栗属。本属植物有十几个种。经济栽培主要为4种:板栗、欧洲栗、日本栗、美国栗。
中国栗类主要树种有板栗、锥栗、茅栗。
板栗主要品种:处暑红、早庄、九家、焦扎、青扎、大红袍、魁栗、毛板红、它栗、浅刺、六月暴、九月寒、油栗、马赤栗、桂花香、大底青、查湾种、迟栗、粘底板、蜜蜂球、大红栗、二新早、油光栗、羊毛栗、七月红、大板栗。
皖南山区: 处暑红、大红袍、大油栗、毛蒲(广德产区);软刺早、二新早、黄栗蒲(宁国产区);节节红(东至产区);
大别山区:叶里藏、粘底板、蜜蜂球、二水早(舒城产区);早栗子(金寨产区);大板栗(安庆产区);
可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要求,选择其中2-4个作为主栽品种,并选择一些与主栽品种同一产地、花期相近的优良品种作为授粉品种配置,授粉品种要占主栽品种的20%左右。
处暑红又名头黄早。原产安徽广德地区,在山地,河滩地均有栽培。树冠紧密,枝条节间较短。。果肉细腻,味香甜,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该品种受桃蛀螟和象鼻虫为害较轻,产量高而稳定,成熟期早,在中秋节前上市,很受欢迎。
大红袍板栗主要原产地为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广德新杭镇,砖桥乡,和凤桥乡一带。
大红袍板栗高大壮实,产量高而稳定,抗逆性强。栗苞呈椭圆形,平均果重18-22克,它结果多,粒大,肉性糯,风味独特。
软刺早:树体矮小,适宜密植,苞壳薄,果面紫红色,全身稀被毛,果味好,耐贮藏,丰产。
软刺早
二新早:枝势旺,叶倒卵状,结果母枝基部抽果枝力强,苞刺稀短,壳薄,果面橙红色,艳丽明亮,味香甜,丰产耐贮,果均匀。
黄栗蒲:果枝较短,叶片及苞刺色淡偏黄,苞刺硬短,果面淡紫色,鲜艳明亮,果味淡,丰产稳产,耐旱。
黄栗蒲
板栗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