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教案:《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断魂枪》(北师大版选修).doc.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师大版《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断魂枪》教案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
学生在初中对老舍及其作品已有了初步接触及了解,高一阶段应在思考和审美方面有所强化和提升。本文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品味老舍语言特色,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断魂枪》丰富的思想内涵,探讨主人公的人格品质、价值追求,以及透视作品体现的时代风貌和精神,增进对历史、社会的了解,增强民族忧患意识,思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教学过程
(一)预习阶段
1、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根据作家、作品背景知识,仿照《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夹批、旁批,为本文批注;或根据教师建议完成以下思考:
(1)沙子龙与王三胜的师徒关系怎样?为什么?
(2)沙子龙为什么最终没有与孙老者交手?始终不传“断魂枪”?(根据学生层次可具体分层要求。)
(二)课上活动
1、检查预习情况。
(1)概述课文故事梗概。
(2)交流学生批注。(小组讨论,每组推荐一、二人重点发言。)
2、师生共同研讨。
(1)沙子龙与王三胜的师徒关系怎样?为什么?
阐释:当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人们祈告祖先与神灵不再有任何用,长矛毒驽,花蛇斑彩的厚盾挡不住不同面色人的雷烟火炮,因为他们的“枪口”还热着。连皇帝的头都能被杀,整个国家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而他的徒弟们依然满足于温饱,热衷于炫耀,所以尽管他在生活上对王三胜们有所援助,但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并不满意的,也无可奈何,于是对他们学武的要求要么回避要么拒绝,对外也不承认他们的师徒关系。
(2)沙子龙为什么最终没有与孙老者交手?始终不传“断魂枪”?
阐释:如果说沙子龙与王三胜的师徒关系的变化体现出的是社会变迁的结果,那么他始终不与孙老者交手则更多的体现了他在这种社会变迁中的心境和人格特征。沙子龙面对巨大而急速的社会变迁,心情是矛盾而复杂的。一方面他对过去时代无限留恋、眷念、欣赏,另一方面他对时代变化充满伤感和无奈,心中充满了英雄末世的落寞与悲哀;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坚守着内心的那份执着与清醒。在这样的心境之下,这样的沙子龙是决不会与任何高手比试的,自然也不会传授他视为人生精魂的断魂枪。
3、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揣摩体会文章语言意味,进一步感受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举例:课文最后一段“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走镖已经没有饭吃了”,沙子龙顺时应世把镖局改成了客栈,但枪却是不能再传。因为那杆枪和他出生入死,既记录着沙子龙的全部辉煌,又承载着他的全部价值,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同时,断魂枪虽说是落后于时代了,但正如前面的论述,它也有它的精魂。这使它脱离一般的民族工艺而成为“五虎断魂枪”,成为一种英雄精神的象征。威震西北的镖师和他的五虎断魂枪已经如滔滔江水随着那个古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这个无需再传也无人可传的时代,再传枪,无疑是对那杆枪,那英雄精神的糟践。从这一点看,正如许多研究者指出的,沙子龙无疑是清醒、理智的。正是考虑到所有这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教案:《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断魂枪》(北师大版选修).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