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济源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4月8日在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济源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化有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十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1998年以来,市十届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务实创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9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14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改善,2002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2%,。2002年,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限额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四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板块经济发展迅速,山区、平原、城区、景区四大特色板块初具规模,粮经比例由1997年的79:21调整到2002年的56:44;高效农业园区、生态养殖园区快速兴起,畜牧业发展迅猛,外资开始进入农业;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作用显现,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快,7种农产品通过省无公害标志认证;完成退耕还林25万亩,植树造林27万亩,;建设王屋山、布袋沟集中供水工程以及多处小型分散饮水工程,解决和改善了山区10万余人的饮水困难,2002年获得省政府颁发的“红旗渠精神杯”金杯奖和水利部颁发的“全国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完成各类扶贫投资8000余万元,80余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多次受到省政府表彰,被评为全国移民工作先进单位。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累计达18亿元,完成了豫光铅冶炼烟气(尘)综合治理、济钢35万吨高速线材生产线等一大批技改项目,涌现出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2家,超亿元的企业10家,济钢、豫光连续3年进入河南省工业企业百强行列;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有4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002年全市私营企业达到716家,个体工商户达到16653家;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从业人员达9万余人,成为乡镇财政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的重要来源;实行集中整治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小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展了“世纪旅游年”等多种宣传促销活动,,建成了王屋山索道、五龙口观光电梯、张岭码头等一批景区工程,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27%,五龙口景区通过国家4A验收,2001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金融业稳步发展,2002年,
济源市政府工作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