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扩大免疫规划课件(2014乡镇培训)_PPT幻灯片安化县2014年乡镇免疫规划业务培训
安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容提要
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
二、接种依据和合格接种判断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补种原则
四、预防接种的实施
五、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六、疫苗使用与冷链管理
七、常用疫苗的接种禁忌证
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九、预防接种反应处理
十、常规免疫规划资料管理
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
二、接种依据和合格接种判断(1)
(一)、接种依据、合格接种判定一般原则
1、有接种证以证为准,无接种证以卡为准,无接种证和接种卡的,视为未接种。
2、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公历)和接种年、月、日记录(公历);
3、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准确到天);
4、同种疫苗2针接种针(剂)次间隔≥28天;
5、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
6、全程接种均符合国家免疫程序要求。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补种原则
(一)、对接种证丢失,免疫史无法查实的儿童,一律视为未种。
(二)、2008年10月1日前国家已经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为必种疫苗
(三)、2008年10月1日后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符合免费接种范围的,一律免费接种;超过免费接种年龄的,一律“知情自愿自费”接种。
(四)、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从零开始;
(3)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5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6~11岁儿童使用白破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疫苗;
(4)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应补种完成3剂;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应补种完成4剂;
(5)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剂,应补种完成2剂。
四、预防接种的实施(1)
(一)接种时的工作
1、核实受种对象,告知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接种禁忌,并建卡建证。
2、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
3、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剂量、方法和部位接种疫苗。
(二)接种后程序
1、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2、预约下次接种,在接种证上可用铅笔预约。
3、处理接种器材和剩余疫苗。
4、统计、上卡,及时与上级核对卡证情况。
(三)合格接种的要求
1、有准确的出生、接种时间记录。
2、免疫起始月龄正确。
3、剂次间隔时间正确。
4、规定时间内完成基础免疫。
5、家长承认或证、卡相符。
四、预防接种的实施(2)
(四)不同疫苗的同时接种1、不同疫苗的同时接种主要考虑:不同疫苗相互之间是否会干扰免疫应答、是否会增加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2、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行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两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
3、从理论上讲,2种灭活疫苗、1种灭活疫苗与1种减毒活疫苗、1种注射的减毒活疫苗与1种口服减毒活疫苗在同时接种时,一般不会产生免疫干扰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同时或任何时间在不同部位进行接种。但是①乙脑疫苗最好不要和百白破同时接种,②流脑和流感疫苗最好不要同时接种,③水痘减毒活疫苗不能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
4、但在实际操作上,这种同时接种应尽量避免,因为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时,难以界定是哪种疫苗引起,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5、免疫球蛋白一般不能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使用免疫球蛋白至少间隔4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2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安化县扩大免疫规划课件(2014乡镇培训) PPT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