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云计算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11年06月10日14: 作者:姜奇平章摘要
云计算的内核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提高效能(即报酬递增);两个基本点,一是集中分享;二是分散增值。如果还可以多说一句话,就是:在集中分享与分散增值之间,通过接口(如API)进行联接。姜奇平:云计算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姜奇平:云计算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 什么是云计算?现在不是没有答案,而是答案过多。
现在“云计算是什么”的答案,多到让人们搞不清什么是云计算了。
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只是归纳局部现象,只是抓住云计算这头大象的一个局部,把它当作云计算的整体。
当然,全面的归纳,比局部的归纳也好不了多少,它使人把云计算无限复杂化,陷入细枝末节,仍然搞不清什么是云计算。好比把大象完整地切割成无数碎片,码成一个立片体,让人仍然看不出是什么。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理论概括,把云计算最必不可少的内核,概括出来,使这一内核不致于淹没在它的现象外延之中。
在这里,我打算从经济理论的实质上,对云计算进行一次内核剖析。使不懂技术的人,也可以直接把握其商业实质。
我认为,云计算核心特征是集中与分散结合把握资源。从现象上看,一方面是在云的方面集中分享数字化资源, 另一方面是在端的方面提高分布式计算效能;其经济学的含义是,进行初始固定投入与边际投入之间的分工,通过大规模分享前者,保障后者的定制,总体达到报酬递增效果。
也许,我们用于解释内核的文字,并不因内核的简单而减少,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紧密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而不是把云计算当作筐,把什么不相干的东西都往里装。
一、从经验上验算云计算的内核
在进入经济理论分析之前,我们先从经验上,验算我们提出的云计算的简单内核,是否符合技术意义上的云计算。
云计算的内核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提高效能(即报酬递增);两个基本点,一是集中分享;二是分散增值。如果还可以多说一句话,就是:在集中分享与分散增值之间,通过接口(如API)进行联接。
好的定义应该足够精简,同时又不遗漏。我们可以验算这个定义。
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认为,云计算与传统的以PC为中心的计算不同,它把计算和数据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这使计算力和存储获得了很强的可扩展能力,并方便了用户通过多种接入方式方便地接入网络获得应用和服务。
这个定义,兼顾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尤其点明了分布式计算的特征,提及了联接方式。但对集中的方面,没有明确强调。对此,李开复曾补充了“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这一特征。他们都没有提及用户增值和按需取用这一点,虽然Google在实战中,有个性化这一点。
美林证券认为,云计算是透过互联网从集中的服务器交付个人应用和商业应用。这些服务器共享资源,通过共享,资源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在这个定义中,分别提到了集中、共享;又兼顾了分散的应用(个人应用和商业应用)。但美中不足,是没明确指出应用的分布式特征,没有提及应用的增值性,没有明确提及联接关系。
网格计算之父Ian Foster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模式,其推动力来自规模化所带来的经济性。在这种模式下,一些抽象的、虚拟化的、可动态扩展和被管理的计算能力、存储、平台和服务汇聚成资源池,通过互联网按需交付给外部用户。
这个定义既提及集中的方面(“大规模”),又顾及分布式计算,而且兼及分享(“虚拟化”、“资源池”),以及增值(“按需交付”),是较全面的。特别是提到了效能(“规模化所带来的经济性”,即规模报酬递增,但忽视了范围报酬递增)。
二、云计算的经济学解释
从经济而非技术的角度观察云计算,有两个方面与传统经济不同。一是报酬递增,二是固定初始投入与边际投入分离,二者结合起来,正好反映了新经济不同于旧经济的技术特征。
1、第一个重大的不同,云计算呈现报酬递增,不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而且存在范围报酬递增。
1)新古典解释与新经济解释的不同:工业经济与网络经济不同,在云计算中的反映
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与新经济增长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工业经济与网络经济对世界的不同解释。
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效能假设是报酬递减或报酬不变;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效能假设是报酬递增。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揭示了工业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最大不同点。
首先需要说明,采用效能观点,而不是效率观点,是因为效率这一视角不能将云计算与传统工业化的经济技术特征区分开。我们经常听到,人们一说起云计算的好处,就说云计算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高效率。但这种说法并没有说到点子上。因为几乎任何技术都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高效率,并
云计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