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执教者高中语文组强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赏析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如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通感等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启发,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2、品味鉴赏,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关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感情,第二课时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件1:优美的“荷塘月色图”)
上节课我们通过揣摩语句共同体会了朱自清先生寄予在“荷塘月色”中的复杂情感——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思想情感是一篇文章的内核,语言则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荷塘月色》之所以被誉为美文,主要归结于文章那优美的语言。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从中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赏析语言美,学习语言技巧
1、看标题——荷塘月色,很明显,文章主要写了荷塘和月色之景。那么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明确]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过渡: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就得归功于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下面我们来看描写荷塘和月色的段落文字(四五自然段), 一同去赏析语言美,学习语言技巧。
2、听四五两段配乐朗诵,沉浸于荷塘月色那优美而朦胧的意境之中。
3、速读四五两段,画出文中你认为的精美传神的语句,并说出你认为的理由。
(课件2 出示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精彩语句赏析: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弥望”——充满视野,满眼。“曲曲折折”和“田田”(多,连绵不绝)是叠词,分别突出了荷塘的广度和荷叶的密度。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课件3)
“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课件4)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实指荷花的盛开状。写出了饱满的花朵的柔美姿态。“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美情态。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晶莹剔透。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而且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8-05-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