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概况 - 1 -
1、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 1 -
地形地貌 - 1 -
、水文 - 1 -
- 1 -
- 2 -
- 3 -
- 4 -
2、高边坡概况 - 5 -
3、设计措施 - 5 -
、坡率 - 5 -
边坡加固防护措施 - 6 -
三、资源配置 - 10 -
1、主要技术及管理人员 - 10 -
2、主要机械设备 - 11 -
3、主要测量、试验、质检、监测仪器设备 - 11 -
4、施工进度计划 - 12 -
四、施工方案 - 12 -
1、施工特点 - 12 -
2、施工总体要求 - 12 -
3、施工方法 - 13 -
施工准备 - 13 -
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 13 -
路堑开挖施工 - 13 -
4、路堑防护施工工艺和方法 - 16 -
- 16 -
挡土墙、护坡 - 18 -
- 18 -
- 19 -
- 20 -
- 20 -
- 20 -
- 21 -
5、高边坡监控量测 - 22 -
五、质量保证措施 - 25 -
1、质量目标 - 25 -
2、质量保证体系 - 25 -
3、质量保证措施 - 26 -
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26 -
六、安全保证体系及应急预案 - 27 -
1、安全生产目标 - 27 -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 27 -
3、安全检查程序 - 27 -
4、安全保证措施 - 30 -
- 30 -
- 30 -
- 31 -
- 31 -
七、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 31 -
路基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试行)》
5、《江罗高速公路第十二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1、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
沿线地貌单元可分为三大类型:山地丘陵、河谷盆地及溶蚀地貌, 并以低山丘陵为主(约占90%)。
山地丘陵属粤云雾山脉部分。,更多的为丘陵(低于500m)。由于受地壳构造的影响,山体展布多呈北东~南西走向。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地形相对起伏大,地势较为陡峻。
、水文
路线走廊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别为武夷南岭山地过湿区及华南沿海台风区(Ⅳ6~7),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降雨量1380~1517mm,多集中于夏秋季,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日照射数在1719~2430h之间。冬春常见浓雾并有霜冻或低温阴雨天气。4~9月多东~东南风,10月至次年3月多西~西北风,风速一般1~2m/s,最大风速10~12m/s。春旱、秋末的寒露风和局部的洪涝是主要自然灾害。
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河流为西江及其支流。西部河流多发源于大云雾山、云开大山及其余脉,略呈辐射状,多直接或间接汇入西江。南江(又名罗定江、泷江)及其支流高村河、宋怀河、白石河、围底河等,总体从南向北注入西江,流向主要从南西至北东,其支流主要从北西流向南东。罗定盆地汇集围底河和河诸水北流经南江汇入西江;新兴县汇集船江、共成水等经新兴江在高要汇入西江。
本合同段沿线调查区地处粤西隆起区,为吴川—四会断裂褶皱带,西段K138+550~ 终点为罗定盆地东缘。线路区整体穿越托洞—大、小云雾山复式背斜,复背斜核部由震旦系下统托洞组地层组成,分布于K101+710~K129+300,复背斜东翼由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组成,西翼由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地层组成。线路区有规模较大的次一级褶皱3个,分别为
云干—塘尾向斜、长滩工区—非雷复式背斜、龙塘向斜,均为NE-SW,两翼地层倾向相对,倾角约30~60º。
线路所经的吴川—四会断裂褶皱带、罗镜—云浮断裂带覆盖了本设计路段的4/5里程。虽然构造方向与线路方向大角度相交,但其构造因素将导致部分边坡岩土体破碎、其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