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历史312.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由秦至唐儒学地位的变化
(重点:汉代儒学)
课标:
指导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史实。
①丞相李斯曰:“……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制曰:“可。”
②“始皇三十五年,书生议政有犯禁者四百六十余,皆坑于咸阳。”
——《史记·秦始皇本纪》
问:结合材料和p9内容回答,“焚书”中焚的是哪些书?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
一、秦朝:焚书坑儒,儒学受抑
:
(1)直接:儒生批评时政
(2)根本: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实行思想专制
:
(1)积极: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
(2)消极:
①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②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转为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低潮。
汉初治国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推崇黄老治术,对内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外竭力维持和平。出现“文景之治”—帝国时代君主集权社会的第一个盛世,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二、汉朝:儒学成为正统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①汉武帝需要统一思想文化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②董仲舒博采百家之长,对儒学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董仲舒:目不窥园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
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唐·颜师古注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
②“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③“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④“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以上4则)
⑤“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对策》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汉朝:儒学成为正统
(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汉武帝需要统一思想文化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董仲舒博采百家之长,对儒学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
(1)君权神授
(2)天人感应
(3)天人合一
(4)大一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强化君权,防止暴政。
——中央集权
——统一思想
加强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董仲舒的理论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一方面,为皇帝的统治提供了合法性;
另一方面,又以天道约束皇帝。
二、汉朝:儒学成为正统
(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新儒学体系。
:
(1)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2)积极:
①政治: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②儒家地位: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③社会: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2)消极:(文化氛围)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高中历史3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1.67 MB
  • 时间2018-05-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