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运动的世界声现象
1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叫机械运动。运动物体的速度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变化的直线运动叫。
2、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家先驱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干年之久的地心说。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
3、描述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4、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是时间的主单位是。1米= 纳米。
5、测量的记录结果由和两部份组成,其中由准确值和组成。估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6、减少误差的方法有和。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7、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速度的主单位是,交通上常用上作速度单位。1m/s = km/h,1 km/h = m/s 。
8、速度公式: ,其中变形公式: 。
9、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 ;(2) 。
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11、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它的计算公式,(总时间路途停止的时间)
12、科学探究七环节是。
13、测平均速度实验的实验原理:V=S/t,实验所需主要器材除了斜面、小车,还需要钟表和刻度尺。
14、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乐器分为三大类,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是靠乐器振动产生的音声,弦乐器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管乐器是由振动产生声音的。
15、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是不能传声。
16、声音是以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声音在中传播最快,回声是声音的产生的。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时间差至少要秒以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
17、叫乐音, 叫噪声,乐音的三大特性是、、。叫响度。响度是由决定的,此外响度还与有关。叫音调,音调是由决定的,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叫音色,由声源的决定。
18、减弱噪声的方法有、、。
19、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Hz。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Hz,超声波的频率大于 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Hz。
20、人类发不出超声波,也听不到超声,有些动物能发出超声波,还能听到超声。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超声雷达,又叫。
21、超声波的特点是。人耳听不到次声, 次声波的特点是。
22、声音能传递,如: ;还能传递。如:
第四章《多彩的光》知识点
1、叫光源,光源可分为: 和;眼睛要看见东西,必需要有射人眼睛。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以及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2、光在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也取 m/s。小孔成像特点是、。
3、反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光在反射时光路是的。
4、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而且始终与界面。
5、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发生了,无论在哪个方向都有光射入眼睛。与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的作用是成像,改变( 反光)。
7、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
当光从空气斜射人水中时,入射角折射角,反之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折射角。
8、当光垂直射人介质表面时“四线重合”,则人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等于。
9、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选填“是、不是”)单色光。而是由颜色的光组成。
10、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而七色光再通过三棱镜后又混成一束光。
11、太阳光可分解成七种色光。天空中的“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水珠的现象。
12、光的“三基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
13、有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光的颜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决定。
14、叫凸透镜,凸透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15、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又叫透镜,凹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又叫透镜。
16、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
; 。
17、凸透镜成像规律:
。
18、人眼看物体和成像原理—样。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像,从成像角度讲,人的眼睛可以简化为一个和。
19、近视眼将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后) ,远视眼(老花眼)将物体成像在视网膜。近视眼应配戴
镜,老花眼应配戴镜。
20、照相机成的是像,放大镜成的是像,投影机成的是像。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1、自然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个基本,与物体的、、无关。
3、质量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质量的基本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4、1t= kg= g , 1mg= g = kg 。
5、实验室测质量的工具是。
6、托盘天平使用方法:
放:
调:
称:
读:
记:
7、和是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工具。
8、在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其视线应与底部或顶部相平。若仰视了会偏,俯视了会偏。“羊虎”
9、注意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总结(沪科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