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AB剧》电视栏目策划
一、 栏目名称:
拟题目《青春问问问》、《AB校园》、《青春氧吧》、《青春守望者》、《校园部落格》、《青春行动》、《青春LOFT(阁楼)》、《青春日记》用以备选。
二、栏目宗旨 :
在当代心理问题发生群体年龄普遍降低的社会情况中,本栏目通过客观地影像再现近期普遍发生在各所校园中的事件、现象,将其作为节目分析案例,邀请专家进行专业的心理分析与指导,来反射、描绘出当代生活在学习压力下的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过程中一些普遍存在的、潜在发展的心理问题,进行防患于未然的心理疏导、心理指导、心理矫正、心理引导,帮助中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来关注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栏目目标 :
由于题材选取的地域接近性上,使这档心理类电视节目成为中学生等青少年人群关注的电视节目;邀请心理学专家从一些看似普通的个体、群体案例中,发现并转达表述出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及问题,给出家长群体观众以正确预防、指导的建议,防患于未然,真正关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心理类电视节目方面,做到其真正的宗旨——关怀心灵,抚慰心灵,而不是满足观众窥探愿望的单纯的无情揭露。
四、栏目特色 :
在题材上,每一期节目由前期策划人员广泛的了解、调研,发现近期的、普遍发生的、真实存在的、校园中的热点话题或特殊事件,这样的题材对于事件发生当事人——中学生,具有不可置否的吸引力,在当代种类繁多电视节目环境中,吸引中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简单的心理个案访谈也缺乏一定的号召力,只有选取近期、普遍发生在中学生自己身边的事件,在地域接近性上,才能真正地引起中学生的关注。
在观众群体上,由于论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存在大批的潜在观众群里——
家长、老师等,因此,是面向广大电视观众人群的电视节目。
在电视表现上,尽可能真实客观地再现案例发生的场景、细节等,用纪录片的再现方式,使得本电视节目的可信度增高,由此,节目中所谈论的心理问题的真实存在性也得到肯定,节目的真实性、实用性更强,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大。也可配合简单情景剧,总之使当时的事件较直观地反映给观众,使观众掌握案例内容。
在场景安排上,选取家庭环境的样式进行演播室的布置,是为了给心理类节目给予一个较为放松的谈话环境,主持人、嘉宾、当事人在家庭场景之下,尽可能地形成一种促膝长谈的心理感觉,而不是传统的面对面的问答关系,这样更容易达到访谈到“心里”的效果。
在参与性上,增加短信平台、电话连线等环节,增强场外互动性;在现场除了访谈场地之外,设有A、B两边观众台,代表A、B两种态度。在现场每个环节的事件、观点陈述完之后,A、B各代表相反的两种态度,观众可进行选择,待观众选择完毕之后,分别让A、B两方阐述理由,这样一来,使得场面生动,互动丰富,两种态度的观众也可以普遍代表更多人的态度,让心理辅导的范围更加的广泛。除此,当当事人看到现场有人和自己一样的选择之后,也可以使当事人得到一定的放松,使得节目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增设现场视频观看观众6——9位,利用电脑网络视频聊天系统,同时连接6——9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观众,在AB选择环节结束之后,也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在一定的时候,主持人要求视频观众发表意见,这样增强节目意见表达的广泛性,也增强节目的互动性
青少年心理节目策划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