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素质教育精神;以教学实践为载体,深化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推进有效教研和高效课堂的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区域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思路
1、加强教学和教研常规建设,使教学教研步入规范化轨道
加强常规建设,结合教学视导及教研活动将着重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教学反思、听评课情况、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及发展情况、教研活动情况、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实施情况、学生课外拓展作业情况、课程实施评价体系的完善及实施等方面进行调研和督促,促进教学和教研规范发展。为促进课程实施和教学教研活动的规范化发展,结合教学视导及各项活动,举行课程实施情况调查,请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具体内容见附表)。
各学校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活动,设置好教研活动记录和课题研究记录,注意将每次教研活动及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图片、教学设计等文字资料)保存完整并及时上传至教研员邮箱zhuxiaoyan698@,以便能及时将研究信息通过教研室网站在全区进行交流;教研员将结合教学视导和教学调研对各单位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全区交流展示。
2、加强对常态课的教学及研究,努力提高常态课的教学水平
结合教学视导及课堂教学调研,努力提高常态课的教学水平,增强常态课的教学效果,将德育教育功能落到实处。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各单位建立梯级教师发展队伍,力争形成较稳定的高素质学科教师队伍;继续加强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为教师发展提供锻炼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请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拟定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发展计划,并落实到教学及教研活动中。
4、深化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教研的深入开展
本学期将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子课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效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及运用”及“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结构和课堂实践”课题的研究,构建以生活和社会为载体的德育课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及创新品质的形成,实现学生社会性发展。
5、加强城乡教研互动交流,促进区域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为了实现城乡区域间的教学互补和研究互动,继续开展片际间的教研互动交流活动。分片情况如下:
第一片:实小、东风、王舍人、遥墙、工北第二小学、高而
第二片:洪小、文苑、仲宫、郭店、彩石、绣川
第三片:洪二、港沟、唐王、董家、柳埠
第四片:洪三、六中、全福、工北小学、华山、西营
本学期片际教研互动交流活动以每片的第一个单位为组织单位,由每片的后三个单位各提供一节研讨课(研讨课题提前一周报教研员),会后组织单位将活动资料整理保存并上传至教研员邮箱,执教教师上传课件及教学设计。每片各单位要按时派全体品生品社教师参加,并做好交流研讨准备。
6、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按照区教研室教研工作要求,本学期开展学科教师基本功比赛。比赛内容初步定为:上课、说课、课件制作、综合教学案例等。各单位推荐2-3名教师参赛。请各单位于9月16日前将参赛教
历城区小学品德与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