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阁夜 杜甫.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翻译:
冬季到了,白天的时间越来越短。漫天的霜雪在这个寒冷的晚上停止了。
天未明时,当地驻军开始活动起来,号声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英雄的业绩最终成了黄土,书信音讯减少,人生是这样的寂寞可闷。
第1页/共23页
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此诗写了诗人多种悲慨。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第七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可以说万般感慨集于笔端,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有人生、宇宙、历史、古今之悲,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
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
第2页/共23页
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上句写悲惨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诗人将它们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广阔了,星河的动摇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第3页/共23页
李凭箜篌引
李贺
第4页/共23页
为什么先交代乐声后写人物呢?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第5页/共23页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昆山句”以声写声,写音乐时而清脆如昆山上的玉石碎裂,时而空灵哀婉如凤凰的叫声。
“芙蓉句”以形写声,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凄惨,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第6页/共23页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寒冷也感觉不到了。
“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世扩大到仙府。
第7页/共23页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第8页/共23页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
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第9页/共23页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
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
这些饱含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第10页/共23页

阁夜 杜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06 MB
  • 时间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