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姓名:
学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
学号:081170925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2010年12月
浅析陶渊明诗的艺术风格
摘要陶渊明的诗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历来被文人所推崇。他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以静穆为主导的诗歌风格和以自然为典型特色的诗歌语言。陶诗的“静穆”表现在多个方面,但又源自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陶诗的“自然”也不仅是我们阅读时体验到的自然,更是超越他青春时代的自然。静穆与自然使陶渊明的诗歌在神韵与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统一。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当时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他的远大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他时断时续在地方上做过一些小官后,就辞官归隐,过着躬耕劳动的恬淡脱俗的田园生活,写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陶渊明诗的静穆与自然使他的诗歌在神韵与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统一。
一
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在南北朝文人眼中,并不受到推崇,但到唐代以后就受到重视了,杜甫等诗人将他与被南朝文人公认为“元嘉之雄”的“谢客”并称为“陶谢”。入宋之后,陶渊明更真正确立了自己作为大诗人的地位,他的诗歌得到诗人广泛的推崇乃至独尊,不仅被说成是“晋宋之间一人而已”而且被认为是历代“诗人之冠冕”。他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甚至到了连“李杜诸人皆莫及”的高度。一直到当代,他仍被公认为“文学品节居古今一流”。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渊明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也许我们忘记了陶渊明能穿越历史出现在我们面前凭借的是什么,是那洋洋洒洒的一百四十二篇诗歌!我们距离他生存的时代已经遥远的只能靠他的诗歌来理解他,使他区别于其他诗人的正是他的诗歌,历史上让他渐渐走向辉煌的那些文人和评论家赞许与崇拜的也大多是他的诗歌。像苏轼,他早就意识到并极力效仿的正是陶渊明的诗歌本身。而且,我们在欣赏陶渊明的诗歌后,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他那超脱的人生韵味,洒落的人生境界,更有那穿透诗句的恬淡自然,回味悠长的旋律。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陶渊明留给我们的艺术审美,要远远超过其社会影响,我们称他大诗人的原因正是他千百年来魅力不减的诗歌本身。
朱光潜先生早就从诗歌艺术的角度断言:“屈原比他更沉郁,杜甫比他更阔大多变化,但都没有他那么醇那么炼。屈原的低徊往复,想安顿而始终没有得到安顿,他的情绪、想象和风格都带着浪漫艺术的崎岖突兀的气象;渊明则如秋潭的目影,澈底澄莹,具有古典艺术的和谐静穆。杜甫还不免有意雕声绘色,锻炼字句,时有斧凿痕迹,甚至有笨拙到不很妥帖的句子;渊明则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朱光潜先生的这番论断真是精辟之致。在这番话里,他不仅指出了陶与其他几位诗人的区别,肯定了陶诗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指出了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的两个主要方面;以静穆为特色的风格,以及以自然为个性的语言。的确,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少一点使人昂奋的刚烈豪气,少一点让人心醉的蜜意柔情,但他那种区别其他诗人的恬静冲和的性情,从容应世的态度,和内在心境触发的诗歌优美平滑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