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
核心提示:(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单元内容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原则优化知识结构,编排教学内容。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然后整理万以内的数顺序和数位表,再教学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写出万以内近似数,最后是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 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的重点。
难点:
(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突破措施:
(1)将学生的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2)尽量多组织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3)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四)课时安排:
约8课时
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 309 420
万以内数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