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油画对西方油画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随着欧美油画传入中国,以及当前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国艺术界再次接受西方艺术的放侵。特别是中国的油画由西方传入进来,再由中国传出国门去,进入到国际市场,使得中国式油画在接受西方的心得,承传自己本民族文化精神,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就中国的油画对西方油画的传承与发展,谈中国油画对西方油画的吸收与借鉴。
关键词:中国式的油画;民族文化;承传
当前,随着中西的融合,有句时髦的话语叫与国际接轨,但时下中国油画艺术呈现出繁荣市场,那么中国的文化艺术与意识形态上能否象这句时尚的话语一样来接轨呢?这使得从事艺术工作的我们要静下心来深深地思考这一问题。欧美文化、欧美思潮,甚至东方的日本艺术,在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下,已经渗透到中国内部,且产生了战略效应。这就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甚至几千来所建立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民族文化中那些固有的审美观点与情趣也得到了挑战,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很多青年油画家开始舍本逐末,追求名与利,而背离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片面求新、奇,甚至于求怪。当前油画艺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是背离传统,全盘西化,还是吸收传统中的民族精神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这是当前中国油画界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对西方文化的传承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利玛窦在公元16世纪时给明朝万历皇帝的一幅圣像画,但这只是史书上记载的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油画。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借鉴,则是1830年以后,英国人钦奈瑞在广东开设了一画坊,亲自教授中国民间子弟学习油画。二十世纪初,五四运动时,大量的西方油画传入到中国来,西方先进的文化艺术对中国的传统艺术产生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影响。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我们一批爱国青年远赴西洋,东渡日本,向这些国家与地方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文化。我国的早期的油画大师是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底蕴的,他们也积极去到西方学习油画,像: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他们去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油画技术,对西方油画中的古典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等许多流派进行吸收与借鉴,把西方的技术与中国传统精神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洋为中用,中西结合,起到了表率作用。徐悲鸿于1919年赴法国、德国及比利时留学后,大胆引进了西方学院派,他继承欧洲古典油画的优良传统,吸收与学习印象派在表现光和色的成就,融汇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长处,为油画的民族化另辟了蹊径。他一生提倡写实主义,这样就为以后中国油画界里的写实主义创作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而写实主义油画也与改革开放政策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提高,他所建立的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国延续了半个多世纪。林风眠是中国油画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向西方学习油画技术,并对中西方结合的油画技法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口号,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特有的林派。吴大羽,这位近代油画史上的先驱,美术界的绘画教育大师,曾和林风眠一起在杭州合办了一个艺术学校杭州艺专,在艺术教育上因材施教;在油画创作上孤寂追求,中国油画学会曾为吴大羽举办研讨会,当迟到的吴大羽画集初次展露在我们面前时,大家才感到震惊和遗憾,令人赞叹不已。从吴大羽先生的油画作品《色草》《滂沱》及晚期几十幅未签名的作品中,我们仍可以清
论中国油画对西方油画的传承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