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第49页例题和49~50页“想想做做”1~5题
三维目标
,学会解决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 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运用价值。
教学重点
借助已有的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借助已有的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分钟)
。
小黑板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明回答。
,明确目标。
谈话,并出示课题: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提炼建模(预设12分钟)
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和问题。
,明确树上的桃被分成了两部分:已经采下的和树上还留下的,要求原来的桃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1. 老师这儿有几道题,看谁在这方面学得最好。
2. 小黑板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 )+3=43 50+( )=55 12-( )=10 ( )-6=1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今天我们要学习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
1.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已知什么?问题是什么?
2. 什么是“树上原来的桃”?怎样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树上原来的桃被分成了几部分?是哪两部分?
(一部分是已经采下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留在树上的5个)
3. 怎样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
,理解方法
明确: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用加法计算。
:
解决应用题时应写上单位名称。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
“想想做做”1
看图说说找到的信息
体会只有一个条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让学生寻找图中隐藏的条件。
完整说出条件和问题
列式说思考过程,并写上单位名称。
“想想做做”2、3
认真寻找条件和问题,说出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列式计算并说明理由,口答。
“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交流算式
“想想做做”5
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树上原有的桃。
4.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