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阿米巴病
( Amebiasis )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概述】
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人体所致疾病统称为阿米巴病(Amebiasis )。
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阿米巴痢疾(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
由于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阿米巴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较少见。但并未绝迹。
阿米巴痢疾(肠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侵袭近端结肠和盲肠。
临床特征:腹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粘液血便带有腥臭味。全身症状不重,但易迁延为慢性或多次复发,也可能在肝、肺、脑等处形成迁徙性脓肿。
【病原学】
寄生于人口腔与肠道的阿米巴有很多,但仅溶组织内阿米巴对人体具有致病性。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周期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二种形态
滋养体
寄生于结肠肠腔或肠壁内,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喜在厌氧环境中生长,需有细菌或组织的酶解物作营养。
小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
大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
宿主抵抗力下降或肠壁受损时
凭借伪足的机械运动和酶的水解作用侵入肠壁组织
它具有致病力,从被破坏的组织中摄取养料,并以血中红细胞为食物
在肠腔内营共居生活,无明显侵袭力
大滋养体
直径为20×60 mm,偶可达60~90 mm,内外质分界明显,活动力增强,形成伪足,有吞噬功能
肠腔型滋养体
包囊
在肠腔内下移,由于肠内环境的改变,如水份被吸收等,滋养体逐渐停止活动,虫体团缩,并分泌出一层较硬的外壁
阿米巴包囊
滋养体抵抗力甚弱,在体外很快死亡,即使进入消化道后也很快被胃酸杀灭,不具有感染性。
包囊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大便中可存活2周以上
在水中可存活5周
能耐受常用化学消毒剂
不耐热,加热50℃几分钟即死亡
【发病机制】
阿米巴病(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