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京小学抽测必会古诗.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必会古诗
1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凌寒:冒着严寒。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行的赞赏,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2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含: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千秋,形容时间很长。
泊:停船靠岸。
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美丽如画。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
山的情感。
3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不及:比不上
主要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友谊。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夜晚雨景的诗,抒发诗人的喜悦之情。
5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徒:白白的
这首诗是说时节变换的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6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赞美了深秋枫林的美景,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7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危楼:高楼,这里至山顶的寺庙。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抒发和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的追求。
8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上:逆江而上
惠崇:北宋能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9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 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
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
妆:装饰,打扮。
诗人描绘了早春二月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10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谙:熟悉。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江南深深的热爱。
1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篱笆
一径:一条小路
急走:急急忙忙地跑。古语走就是跑的意思。
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美好画面,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
活的向往。
12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3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长啸:长声吟唱。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诗作抒发了作者置身大自然的恬淡心情与高洁人品,同时也有一股幽冷、孤清的气氛笼罩于其中。
14鸟(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诫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15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屠苏:酒名,古时过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成的酒。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这首诗表现出新年的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思
想:新生事物总是要代替旧的落后的事物。
16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吟:吟诵。
意恐:担心
寸草心:子女的孝心
三春晖:比喻指慈母之恩
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17村居(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醉:迷醉,陶醉。
纸鸢:风筝。鸢:老鹰。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

北京小学抽测必会古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8-05-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