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打击报复管理程序
拟/修订人:
检讨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发布时间: 2014 年 8 月 20 日
修订履历
文件名称
防止打击报复
文件编号
版本
A/0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
2014/8/20
修订版说明
修订者
日期
审核
批准者
原因:
为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鼓励员工主动举报不良行为,有效防止打击报复行为的发生。
范围:全体员工。
程序:
打击报复的概念及构成:
打击报复,是指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
保密措施;
须由专人负责接受、拆阅举报资料,且必须在不泄密的条件下进行,不得有无关人员在场,接受者不得在工作之外的场合谈论举报资料及保密的问题;
对举报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及举报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举报材料列入密件管理;
严禁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部门、被举报人;
接受举报人举报或向举报人检查情况时,应当在做好保密工作、不暴露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
宣传报道和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除征得举报人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姓名、所在部门。
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情况提供信息时,要区别情况严格手续,防止有关保密的内容在传递过程中泄密,或提供给不该提供的对象。
要切实保护举报人,与举报人联系及调查情况时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了解核实情况时必须在不暴露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需要反馈处理结果时,需避开无关人员。
密切关注举报人生活周边的情况。
密切关注被举报人近段时间行为举止的情况。
发现打击报复行为,情节轻微的,对报复者按公司管理规定给予处分,情节严重至犯罪的,转交公安机关处理。
加强员工和管理层的培训指导。
防止打击报复管理程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