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教育论文工程技术培养论文
高等学校工程教育创新培养模式途径探索
摘要: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担负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如何提高工程素质和创新理念,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严峻问题,从高等学校工程教育目前存在问题入手,从教学新方法和新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角度探索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以期为高等学校培养优秀工程人才,为国家建设提出有益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工程教育;创新;途径
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增强诚信意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担负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如何提高工程素质和创新理念,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严峻问题,因此探索研究培养工程高级人才有效途径十分必要。
一、目前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在几十年内变化不大,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实验室实践训练比较薄弱,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管理措施不大得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国际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往往是重“结论”、轻“过程”。只是注重传授前人已解决的定理、概念、知识的现成结论,不注重揭示这些知识前人艰辛探索的过程,没有将渗透在其中的科学精神、科学作风深入挖掘,培养尊重事实、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求索精神。
,只讲“已懂的”,不讲“不懂的”。缺少讲授尚待解决的、当前存在研究的前沿命题、新动向。从教学内容上反映不出学科发展的同新月异和活跃的动向,没有把学生的视野引到活跃、广阔的前沿。
,重“知识”,轻“方法”。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忽视如何使学生从中掌握这些科学方法,缺乏对学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强调“主导”,忽视“主体”。目前的工程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围绕教师转,变成“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围绕着如何激发起学习兴趣来设计教学活动,围绕着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来设计开展教学活动。
,重视“教得好”,忽视“学得好”。有的教师讲课既认真、又熟练,可谓
“教得好”。但学生到课率、听课率并不好,教与学反差大。教师把教学只是看成是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舞台,而没有看成是一个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渠道。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教师习惯于“灌”,学生也已习惯于被动接受,只是听,复制教师讲的内容。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会自主学习,形成思维惰性。
以上种种现象必将导致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
高校工程教育论文 工程技术培养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