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史 2
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2
国内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3
第二章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 5
按结构形式 5
按保护对象和方位 5
第三章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9
汽车安全气囊的组成及作用 9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15
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 15
安全气囊的正确使用 18
第四章安全气囊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21
安全气囊系统故障诊断基本流程 21
安全气囊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测 22
和悦安全气囊的检测与维修 24
奇瑞A5安全气囊故障案例及检测 27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绪论
在我国,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等诸多因素导致近年来汽车交通事故逐年上升。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汽车安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主要有防抱死系统,制动力分配系统等。被动安全是指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汽车上的配置保护乘员的能力。当汽车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伤害是在瞬间发生的。例如,以车速50公里/时进行正面撞车时,其发生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左右。为了在这样短暂的时间中防止对乘员的伤害,必须设置安全装备。
目前主要有安全带、防撞式车身和安全气囊防护系统(简称SRS)等。由于很多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被动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性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造价不高,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现在,世界上许多汽车制造厂及专业生产厂都在设计和生产安全气囊。
今天的气囊已经发展到可以在任意方向的碰撞中(包括侧向碰撞)起保护乘员头部、躯干和膝部的作用。然而,从安全气囊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以及世界上在减少驾乘人员伤亡,保护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过程中都是采取的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其实减少交通事故才是最为主要的事情。当然,在这之前安全气囊等安全措施的使用还是很重要的。
第一章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史
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最早发展安全气囊系统的国家是美国。目前,已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各地区流行,但只有在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强制安装。1953年8月,John ·W·He·Trick首次提出了“汽车用安全气囊防护装置”,并获得了题为“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的美国专利。他在1952年的一次事故后,萌发了设计撞车安全装置的想法。在一次事故中,他为躲避一个障碍物而猛打方向盘,并进行制动,他和妻子都用手臂本能地保护坐在前座中间位置上的女儿。这次事故后他意识到必须有一个更好的装置来保护乘员,两周之后他绘好了设计图纸交给了代理人,这份图纸确定了今天安全气囊的雏型。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及人们观念的限制,未被广泛接受或认可,当时的美国人更倾向于安装安全带。而当意识到只有不到15%的汽车驾驶员和乘员使用安全带时,60年代末,美国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管理局开始考虑汽车厂商发展安全气囊。
70年代,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奔驰、日本丰田等汽车公司以及美国MONTON公司、TRW公司、德国TEMIC公司、ICT研究院、日本DAICEL公司、瑞典AUTOLIV公司等均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究与发展安全气囊,其中1971年5月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地将火箭推进技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这些综合力量使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出售可供顾客选配的汽车气囊系统。
1984年,安全管理局在著名的“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208条《乘员碰撞保护》中增加了安装气囊的要求,这为安全气囊的发展和使用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法则及指导方向。
1993前后,美国政府立法规定从1995年9月1日以后制造的轿车前排座均应装备安全气囊。另外,还要求,1998年以后的新轿车都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在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价格大幅下降,装备安全气囊的轿车从过去的中高级轿车向中低级轿车发展。同时有些轿车前排安装了乘客用安全气囊(即双气囊规格),乘客用安全气囊与驾驶员用安全气囊相似。只是气囊的体积要大一些,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进入90年代以来,安全气囊的安全性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并被视为一种现代化和高档次的安全装置。但是,对于驾驶员和乘员来说,安全驾驶才是第一位的,这是任何先进的安全装置都无法替代的。
国内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我国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汽车碰撞安全和军工专家才开始关注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随着世界汽车进军我国,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
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检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