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他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盛唐王维、孟浩然、中唐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并称)。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作其品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作者简介
《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写作背景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①独怜:独爱
②上有黄鹂深树鸣:树阴深处黄鹂发出诱人的叫声
③黄鹂:黄莺
④深树:树阴深处
⑤野渡无人舟自横: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的漂浮着
⑥野渡:野外的渡口
⑦自横:自由自在地浮泊
重点字词
我只怜爱这河边生长那幽静的野草,树阴深处黄莺发出诱人的叫声。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译文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喜爱怜
2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横”字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当时闲居两涧的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
3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雨、野渡、舟自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 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蕴含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4 你以为这首诗中的那几个词体现了该诗的主调?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体现该诗主调的是‘‘独”与‘‘幽”两字。(1分)‘‘独”说明作者是独子经行在荒山野渡之间,且与末句‘‘自”字前后照应,贯穿全诗。(1分)‘‘幽”字,意境深远,写黄鹂的鸣声,是为了衬托环境的幽静,如‘‘鸟鸣山更幽”,唐诗经常釆用这种反衬手法。(1分)俯看幽草,仰听黄鹂,这就把读者带入一个风景优美而寂静无人的野渡荒山。‘‘独”与‘‘幽”两字结合在一起,构成此诗的主调。
5诗的前两句巧妙的引导读者以听觉来弥补视觉的不足,请加以具体说明。
黄鹂藏身于深树之中,是难以凭视觉直接看到的,只有凭听觉闻其声,才知道它的存在。
滁州西涧实用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