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2
第一节编制依据 2
第二节编制原则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一节工程名称及规模 3
第二节地质及周围环境情况 3
第三节设计要求 3
第三章施工总体策划和部署 4
第一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
第二节静压机进场条件、进出场路线、施工顺序 7
第三节施工组织管理、主要人员、机械设备配备 11
第四章静压桩施工技术 13
第一节施工工艺 13
第二节施工流程图 16
第三节管桩施工技术措施 17
第四节质量通病控制技术措施 23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24
第一节进度计划横道图 24
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 25
第六章施工专项方案 27
第一节质量保证方案 27
第二节安全专项方案 28
第三节雨季施工专项方案 30
第四节临时用电专项方案 31
第五节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方案 33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1、xx设计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xx有限公司提供的管桩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3、现行国家及建筑行业施工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1999)及标准图集川03G316及相关法律法规。
4、成都市下发的施工现场管理有关达标文件和基本条例。
5、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及施工条件、本公司的管理文件。
6、本公司以往类似的施工经验、现有的技术装备和机械施工能力。
第二节编制原则
1、按建设单位提出的管桩施工的工艺要求、工期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环境保护及其它要求,做到样板引路,规范施工,一次成优。
2、由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并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
3、认真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4、明确施工部署,保证重点,统筹安排。
5、全面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
6、遵循施工工艺及技术规律,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工序。
7、充分利用现场有利资源,精心组织并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名称及规模
1、工程名称:xx工程静压预应力基础管桩工程
2、工程地点及规模:本工程位于xx,拟建1#楼地上xx层,地下二层。总建筑面积约为xx㎡,由一栋33层住宅和部分商业综合楼等组成。
第二节地质及周围环境情况
1、根据该工程地勘资料显示:主要分布为粘性土、含卵石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层、中等风化泥岩层。
2、沉桩顺序分析:按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总体施工顺序应从靠已建建筑物(护壁)近的一侧向较远的一侧施工,宜先深后浅,根据施工过程实际情况也可作合理调整,但应避免同时向中间施工的顺序。
第三节设计要求
1、设计桩型为PHC-AB500(100)、PHC-AB400(95),桩位数约513个。
2、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Ra=2000KN、Ra=1300KN。
3、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层,进入持力层深度≥(d为管桩直径)。
4、设计桩顶标高为-,标高相对应绝对标高 。
第三章施工总体策划和部署
第一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按施工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做好施工压桩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工程地质情况,计算施压管桩的配桩长度,做好管桩预购计划工作。
,做好现场场地桩机行走方便的有关工作,确定桩机施工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
,建立工程交接班制度,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有序、安全地进行。
,对建筑物坐标进行基础放样、轴线定位的施测工作,依照地质资料的钻孔号编制设计图纸的桩号顺序,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好锤击PHC管桩施工方案,经审核后方可组织施工。
,应符合设计规范及现场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和环境要求,如:有关桩机型号、满载重量、冲程等技术要求和桩机噪音对环境的影响等都必须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并报请监理单位检查确认。
,施工前应先行采购联系好,并根据地质资料报告做好管桩的桩长配制工作,使预制厂生产的成品桩能够满足施工中的要求。管桩入场前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及生产厂家资质证明;桩尖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钢材质量证明书;接桩采用的焊条等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焊条出厂合格证。
、供电、道路、排水、、安全用电保护措施及防噪音环境保护措施.
第二节静压机进场条件、进出场路线、施工顺序
1、机械进场前提条件
≤2m。
,
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设计管桩静压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