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会议主持总结讲话
:教育信息化主持讲话会议如何做好会议总结讲话会议总结范文销售会议总结讲话
篇一: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致辞
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致辞
刘延东
(2015年5月23日)
尊敬的博科娃女士,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很高兴与各位相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半年前,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著名水乡古镇——乌镇举办,发布了《乌镇宣言》,倡导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使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本次大会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把握了时代脉搏,顺应了发展潮流,很有意义。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重大突破。互联网作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成为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动力。从1969年诞生至今,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产生活方式,让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朋友“零距离”沟通。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都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教育信息化突破了“时空限制”,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以较低成本,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大缩小了教育差距和数字鸿沟,“读书梦”不再遥不可及。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条件下,师生可以平等获取信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的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质量提升。
——教育信息化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教育供给能力大大增强,使学习主体从在校学生向社会公众扩展,教育阶段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真正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教育信息化汇聚了“海量知识资源”,是人类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天的孩子,只要轻点鼠标,就有机会接触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还能在多样文明交流互鉴中,培养开放包容的精神,汲取创新的智慧和力量。
20年前,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20年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互联网发展大潮,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同步发展。如今,,,,手机用户近13亿。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中国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1万所、、教师1500多万。中国地域广、差异大,既有上万学生的“超级中学”,也有仅几个学生的“乡村教学点”,推动教育信息化既是紧迫需求,也是宏大工程。2010年中国颁布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2013年中国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们结合中台”的核心目标,即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校校通”进展迅速,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2011年不足25%,2014年达74%,有73%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班班通”成效显著,,400万农村孩子就近接受良好教育。。“人人通”实现新突破,师生空间开通数量已达3600万个,350万名教师开展网络教研。“资源平台”顺利运行,2014年访问数近10亿次,成为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数字教育资源超市”。“管理平台”全面应用,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学生、教职工、中小学校舍等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建成了覆盖所有高校的考试招生、学籍学历、就业服务等信息平台。
不断的努力,使我们收获了丰硕成果,我愿与大家交流分享我的体会。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中国政府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并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学校倾斜。二是注重协同推进。国家层面建立了多部门参加的协调小组,各省市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确保教育信息化有力有序推进。三是拓宽渠道方式。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采取企业垫资建设、学校付费使用等多种方式,加强与网络信息运营商的合作,促进企业参与教育资源开发。四是坚持应用驱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探索,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
成都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