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在上节课学习人民币的基础上,本节课继续学习人民币的使用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分组合作学习,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在交流过程中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在课堂上让学生经历购物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买衣服,人民币,面额较大,怎样付钱,练习
买衣服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分组合作学习,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在交流过程中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让学生经历购物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学习识别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张。学具准备:附录后的纸币(面额50,20,10元的若干张)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纸币?元,角,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5元,2元,……。1元=10角,
1角=10分。(多媒体出示人民币图片等)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很好。丁丁的妈妈去商场买衣服,我们一块去看看,好吗?
生:好。(板书:买衣服)
探究新知:
买衣服。
出示多媒体主题图。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物品及其单价。
表扬学生观察仔细,获得信息多。
师继续引导学生发现已学过的人民币面额过小,算起来很麻烦。
(引入主题)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面额较大的人民币。
,获取知识。
(1)出示“认一认”:
多媒体显示两排人民币。
师:上面一排是新版,有100元,50元,20元,10元;下面一排是旧版,有100元,50元,10元。
(2)评选小小观察家:
师:观察这两排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主要引导学生从人民币的数字、面额、字样和各种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小组讨论,反馈。
(3)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放人民币,由学生辨认。)
:
师:大家顺利地通过了老师的考验,可有三位小朋友不服气。他们也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师:他们的问题来自商店,就让我们再次回到商店去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一:丁丁提问:“妈妈手里的钱够吗?”
全班交流,反馈。
活动二:丽丽提问:“我想买一条围巾,可以怎样付钱?”
同桌商量,然后反馈。有多种付法,师予以肯定。
活动三:淘气提问:“我想买一条围巾和一条裙子,需要多少钱?可以怎样付钱?”让学生列式计算,说理由。然后问怎样付钱?
生反馈多种付法。师称赞。
师:刚才同学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你们的出色表现让三位小朋友心服口服。
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衣服图片(若干张)贴在黑板上。
师:我当售货员,你们谁还愿意当顾客去商店买衣服?衣服售完为止。
要求是:,并与上面不重复。
?如何付钱?说对的同学可以用学具交换。
全
买衣服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