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刚跨入20世纪的中国,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的蹂躏和欺凌;经济上被西方列强控制和掠夺。中华民族处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苦难深处。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状态。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除了遭到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侵略外,西方社会的先进的工业文明和民主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不觉之中所接受,同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下面这些名称你有听说过吗?知道是什么东西吗?为什么会这样称呼?
洋伞、洋车、洋纱、洋布、洋火、洋油、洋碱。
考考你

交通工具
仔细观察,有哪几种交通工具?你还知道哪些?它们的故乡在哪里?
思考一下,新型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能够从哪些方面促进社会的变迁?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末期
20世纪初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轮船
火车
电车
(1)新型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能够从哪些方面促进社会的变迁?
(2)新型交通工具给人力车业带来哪些冲击?如何看待这些冲击?
人力车业生意萧条,逐渐被公共汽车替代;
先进文明必然取代落后文明。


促进了信息的交流
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促进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进步
大清邮政
“龙票”
英国邮票
“黑便士”
中华民国邮政
“帆船邮票”
(如邮票、邮政的出现)
——方便人们的交流
(电话、电报的出现)
——方便人们传递信息
邮政
①1897年2月20日,“大清邮政”在北京开办,标志着我国国家邮政正式开始。(大龙邮票)
②清末,台湾改驿为邮,创办近代邮政;
③民国时期,“中华邮政”取代“大清邮政”;
电报
① 19世纪70年代,丹麦私自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
②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推广到各省
③ 20世纪初,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电话
①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设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新的通讯工具在中国出现
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
①中国第一家电话公司出现于何时何地?
②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
③为什么近代以来的许多科技发明都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1882年上海
三明治、白兰地、维他命、沙发、麦克风、霓虹灯、卡通片等。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局限性;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与自大保守;
中国实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