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二十七- 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本能行为)、(习得行为)。
:(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将学习区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可将学习区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学习分为两大类:(反射学习、认知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1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构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二十七 - 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