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
——未来世界新秩序的中流砥柱
成员:56号王理朋 54号李新凯
38号张磊 43号姜召辉
39号李兴
10国贸二班
简介
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2011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三亚举行,五国领导人商讨了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2012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提出IMF亟需实施配额改革。
金砖四国简称(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后由于南非的加入简称改为“金砖国家”(BRICS)。高盛公司预测金砖四国到2030年,经济总量将超过七国集团。
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与团结。
合作共赢
“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换句话说,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
“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赢的选择。五国虽国情各异,禀赋不同,但所处发展阶段相近,都面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调结构、护环境等相似的挑战或难题。“金砖国家”合作为他们交流发展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平台。同时,“金砖国家”各具优势,经济互补性很强,既有开展广泛合作的坚实基础,也有促进共同发展的现实和战略需求,加强合作顺理成章。
“金砖国家”走到一起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与七国集团等发达国家合作机制不同,“金砖国家”不是新的大国集团,不是政治同盟,而是发展伙伴。该机制讨论的问题集中于经济、金融和发展领域,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心。可以说,“金砖国家”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南北对话与合作的一座新桥梁。
历次会晤
首次
“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是在2009年6月。当时,南非还没有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传统“金砖四国”(BRIC)的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四国领导人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呼吁落实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共识,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二次
2010年4月,“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会晤在巴西举行。会议结束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就世界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等问题阐述了四国的看法和立场,并商定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期间申请加入“金砖四国”合作机制。2010年12月,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三次
2011年4月13日至14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三亚举行会晤,就国际形势、经济、金融、发展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规划金砖国家未来合作。这将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
四次
2012年3月28日至29日,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这次会晤的主题是“金砖国家致力于全球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伴关系”。
胡锦涛在会晤时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团结中促合作、合作中谋发展,日益成为促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重要力量。这将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有利于世界经济更加平衡更加持久。
会晤发表了《德里宣言》,规划了下阶段合作,宣布下次会晤2013年在南非举行。
五次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于2013年3月26日至27日在德班举行,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中2013年
3月25日抵达比勒陀利亚,开始对南非进行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将同与会领导人就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金砖国家分析讲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