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1-%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
③分别向1-%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见下表:
1、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上号,分别加入1mL新鲜的唾液。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3、将两支试管的混合液完全浸入37℃的温水中。
4、再分别向1号和2号试管中注入1mL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5、10分钟后取出试管,冷却后分别加入碘-碘化钾溶液,边加边轻轻振荡。
6、比较观察两支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指出实验方案中的错误。
试管号
处理
1
2
3
4
5
PH
结果
(颜色)
++
+
橙黄色
+
++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37℃恒温?
(2)3号试管加腆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 那么转录成该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应有多少个G和T及该信使RNA经翻译而合成肽链时,应脱去多少个分子的水:
A. 12 和 30 B. 30 和 29 C. 18 和 10 D. 30 和 9
D
3、用含15N标记的(NH4)2SO4给水稻施肥,经过放射性跟踪检测, 结果在猪的唾液和尿液中均能检测到15N的存在, 那么唾液和尿液中最终检测到的15N的形成分别是由于什么的缘故:
、脱氨基作用
、脱氨基作用
、氨基转换作用
、氨基酸转换作用
B
4、某生物兴趣小组,连续测定了甲、乙、丙、丁四位健康人尿液中的尿素含量,根据测定的结果。计算的平均值列于下表
尿素的平均含量(g/100mL)
据上表,你认为这四人的食物结构中,蛋白质比例最高的是:
甲
乙
丙
丁
D
5、下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试问: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中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四种氨基酸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氨基酸
丝氨酸
组氨酸
酪氨酸
甘氨酸
食物中
人体中
B
单位(g/g)
6、如果某人排出的粪便中有许多氨基酸,你认为发生病变或受到损伤的部位最可能发生在:
B
7、有关酶的曲线中,错误的是:
酶
促
反
应
速
度
酶
促
反
应
速
度
酶
促
反
应
速
度
温度
PH值
底物浓度
酶
促
反
应
速
度
酶的浓度
D
A
B
C
D
8、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
、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均不同
、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均相同
C. 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
D. DNA和RNA相同、蛋白质不同
C
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防治指南---权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