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作文就是学做人
—浅谈新课程中的作文与评价
贵州省赫章县六曲河镇中心小学:潘廷珍
邮政编码:553207
:潘廷珍
作文不活,是有腿不会走,有手不会写,有嘴不说话,整个一个木头人。这句话是说作文要写活,也要活写。自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准》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学创造。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学作文就是学做人”这一命题浅显。关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个人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得到了转变。但是对于作文的教学,仍然缺乏经验,无头绪,多数教师无动于衷。由于办校刊《芳草地》的需要,我们征收了很多师生作文,在修订这些文稿时,我感慨颇深,下面略谈一二:
一、念老重旧在造假,做人怎能这样傻
真遗憾,当学生听到《芳草地》征稿的通知时,提笔写了好多作文,有的写景,有的写人,有的写事,有的写应用文。交来的作文一大堆,从这个现象来看,学生是爱写的,尤其作文能上《芳草地》的同学,老师皆认为是“高材生”。但是,经我观察,事不尽然,有的学生写父亲“摔断了腿”,他如何照顾,有的写“老师昏倒在讲台上”,有的写在公交车上让位子、扶瞎子,帮人抱孩子,有的写老师帮他补衣服,有的写父母替他打伞……,这些作文中的主人翁我认识,而且我了解他们的父母、老师和生活环境,他作文中的事经不起核实,而这种说大话、套话、假话编造假情
的假作文、老作文比比皆是。例如,写春天就是春姑娘;写妈妈就是乌黑的头发,大眼睛;写老师就和蔼可亲;写风景就迷人;写好事就扶瞎子,让位子……读着读着,让你觉得看题便知他要写什么了,枯燥无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学生之所以写出这样的作文,关键在老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我们有的老师还守在几十年的教学观念,整天老师和学生一起写“老作文”,在造假,哪里还让学生学做人?事已至此,这应涉及一个怎样教的问题,我想,首先老师对作文应有个足够的认识,弄清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是什么。也许在以前,说作文是做人会有人大笑,而今天,“作文就是做人”,人们已经能接受了。可是我们的一些老师却不承认这个理论,他们教作文,辅导作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弄虚作假”的过程。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有些学校的老师在考试前领学生背几篇例文,背作文选里的作文,等到考试的时候,就碰其中一篇。如:一次考试时的作文题是“第一次……”的半命题作文,结果大家写的都是“煎荷包蛋”,当然作文写得都一样了,他们煎的荷包蛋都是圆圆的,黄黄的,香香的。其实,不可能都是这样。背作文选,考作文,导致大家写同样的作文,想学生都得高分。但这个过程仅仅是个“造分”的过程,如果评卷教师头脑清醒,还不会给高分。当然,老师也有难处,在不能离开考试这一现实而感到无奈。其实,只有老师能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在教学中去实践,学生才能写好作文,做好人。钱理群教授也说过:“对人培养和对写作的训练是统一的,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某种意义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可能有的老师在“分数第一”这一无奈之举时,会说:还是“先作文,后做人”吧。要知道,作文不是给老师写的,不是给爸妈写的,它不单单是作业,它是表达心声的,孩子们在领悟世界: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了?什么是丑的?什么是美的?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回忆、主张、见解、观点、体会等。“做人做大写人,走路要敢正步走。”。愿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走过一个美丽的过程,作文是美好的,做好人
作文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